
被復制的父母婚姻模式
更新于 2020-08-16 ? | 瀏覽次數 0
不輕松的婚姻肯定有很多種原因。但大多數不輕松的婚姻有一個共同原因,就是在復制父母的婚姻模式,重演父母的悲劇,卻又無力擺脫?!?br />
如果我們意識不到父母不良的婚姻模式對自己婚姻的破壞和影響,就不知道進行調整,既使想調整也不知如何下手。結果就有可能由我們把父母不良的婚姻模式,在自己的婚姻里照章演繹一番,然后繼續傳給下一代。父母的婚姻模式就這樣一代代的傳遞著。
我們如果有觀察會發現,很多夫妻竟然不約而同地在婚姻中,各自父母間掙扎了一輩子的問題,又在自己的身上重演,不情愿不自主的重復著各自父母婚姻的模式。
父母親的身教示范像空氣一樣,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每一天當中。我們一天天長大,一點點學會了怎樣看待、解釋事物,怎樣體會、表達情緒,怎樣與別人互動。家庭的文化環境熏陶著每個成員:平等還是控制,完美主義還是順其自然,公平交流還是指責謾罵,暢所欲言還是不準表達,直面解決問題還是保持問題的存在。
家庭規定了我們可以擁有什么感受及表達什么感受。公開的規則是“不能……”,隱蔽的規則是語言說出來而一家人心照不宣的:“丈夫在職業上不如妻子就是沒出息。”“在家就應該是妻子說了算。”這是阿敏在原生家庭中學到的核心情結;阿敏的丈夫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核心情結是:“丈夫可以狂暴不講理,而妻子應該是被控制和討好的。”婷婷在她的原生家庭中學來的是“生活應該要節檢”。
如果在我們情緒、認知、行為發展的過程中,原生家庭沒有讓我們學到情緒的辨識以及適度地表達的方法,沒有學會客觀的看待和評價事物,沒有學會良好的行為模式,長大以后也許我們會依舊偏激、任性、缺少彈性、自我覺察和感同身受的能力會離我們很遠。
不同的原生家庭,在家庭文化、關系模式、家庭規則自然不同,兩個來自完全不同的原生家庭的人,帶著各自家庭的影子組成新的家庭,如果沒有意識到這種差異,也處理不好這種差異的話,不是兩敗俱傷,也是心力憔悴的生活劇。心靈回溯,在婚姻中成長了解彼此過去的心理歷史,可以為婚姻開創美好的未來。認識彼此內在的心理狀態,也是解決沖突、建立親密關系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河南領先情感愛情專家迦南老師:夫妻雙方可以借著“核心情結”被引發的機會,做一次哪怕是痛苦的心靈回游,更深入地探尋自己和對方性格形成的源頭風光,走出父母婚姻的陰影,幫助彼此成長,在成長中重建美好、和諧的婚姻關系。
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如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