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一個詞,叫“酒肉情侶”。
說的是很多夫妻或者情侶的相處模式,表面上歲月靜好,實際上卻是壓抑的平靜。即使吵架了,買了禮物或者吃頓好吃的哄一哄,事情就被掩埋過去。總之就是吃喝玩樂,嬉皮笑臉,卻不走進彼此內心,不深入交流。這樣的感情模式,一開始看起來是融洽的,至少兩個人能玩到一起。因為我們誰也沒有在感情中成長,我們誰也沒有在關系中被“看見”。我們的時間被那個人填滿,我們的內心卻依然荒無人煙。當有一天,兩個人的激情褪去,開始暴露缺點的時候,問題才剛剛浮出水面。這樣的關系不僅存在于親密關系中,也存在于朋友、親子之間。我們不妨問問自己,在你認為應該非常親密的那個人面前:關系是一種“照見”,在愛的光芒下,如果我們都沒有感受到被“看見”,那就只剩下在黑暗中的孤獨。
01
電影《心靈捕手》中,威廉是一個數學天才,看起來玩世不恭,一直做著清潔工這樣的體力工作。但是他從小被寄養、被拋棄,甚至被侵犯的經歷,讓他很難信任任何人。他愛上了一個女孩,那個女孩。是名校大學生,又是富家女。在一起酣暢淋漓的性事之后,女孩提出要威廉跟她一起去加州,去更好的學校深造。他諷刺女孩是富家女,不懂他這個窮人的悲歡,他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愛她,然后拂袖而去。他們之間的關系,就是一種類似于“酒肉情侶”的關系。兩個人可以一起吃飯,一起討論學術,甚至可以做更親密的事。但是,一旦涉及內心層面,涉及自己的敏感區,那就是一副“閑人免進”的面孔。威廉情緒的激動,來源于他潛意識中害怕被拋棄,害怕新環境的恐懼。他害怕到了新的地方,女孩發現了他的缺點,或者遇到了更好的人,就不再愛他甚至拋棄他。他們不敢把自己滾燙的真心交給對方,因為相比于被拋棄的痛苦,他們寧愿不曾擁有,寧愿選擇拒絕。這也是很多“酒肉情侶”只能“酒肉”,不能“交心”的原因。情感禁閉是一種防御機制,他們防御的是“把自己展示給對方而帶來的種種后果”。如果關系只浮于表面,不深入彼此,那就不用面對親密之后的各種不可控。兩個人內心都是帶有防御的,都是情感禁閉的,就相當于雙方達成了默契的協議——我們只搭伙生活,拒絕深刻的情感聯結。
02
“酒肉情侶”營造的是一種假性親密關系,我們防御對方,我們也在保護自己。不展示真正的自己,似乎是中國式家庭教育模式,給一代代孩子的“饋贈”。朋友小玉就是一個乖乖女,大家給她的評價都是,她適合戀愛、結婚,誰要是娶了她就是有福氣。她真的很“乖”,也很“善解人意”,從來不發脾氣,處處為別人著想。她從小生活在一個嚴苛的家庭,如果考試成績不好,爸爸就讓她站在墻角扇自己耳光,扇到爸爸滿意為止。媽媽和爸爸吵架了,她就要充當父母的情緒垃圾桶,反過來安慰媽媽的情緒。和同學吵架了,媽媽會告訴她“人家怎么不欺負別人,多反思自己”。她如果心情不好了,爸爸會訓斥她“拉著臉給誰看,開心點?!?/span>青春期的時候,她試著跟媽媽訴說自己的心事,自己暗戀一個帥氣的男孩。媽媽不僅給她講了一堆道理,還像防賊一樣防著她戀愛,甚至用非常尖酸的話諷刺她“不要臉”“想男人”。從小的生活環境,很少讓她覺得自己是安全的,更不會讓她覺得成為“我自己”是值得被喜歡的。如果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發現自己“扮演”另一副模樣會生存得更容易,那么她就會演化出“假自體”。表達真實的自己,害怕被嫌棄。表達真實的需求,害怕被諷刺。親密關系本應是安全的關系,是不完美的我遇見不完美的他,我們相互療愈,我們彼此扶持。在網上看到這么一段話:談戀愛可不僅僅是兩個光鮮的人,站在一起說著段子笑著不聊明天,而是,兩個人傷痕累累卻緊緊抱在一起,依然期待明天。而是——生活依然慘淡,我們依然相信。你滿是缺點,卻無可替代。
03
關系就像一面鏡子,我們通過與他人之間的關系,照出自己真實的模樣。我們在關系中戰戰兢兢,患得患失,是因為我們內心惶恐不安,敏感脆弱。如果我們與他人的關系是“假的”,那么我們與自己的關系,同樣出了問題。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的“自我感知能力”功能損壞,是我們“真實自我”走丟了。所謂自我感知能力,指的是我們對自己真實的認識,以及我們對自己情感的深刻解讀。說白了就是,我們能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我們能不能精確描述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們所處的環境不斷地要求我們去適應、去變通、去妥協,而我們卻時常忽略了與自己“真實自我”的接觸與深入了解。這樣的狀態只是一種對自己關系的“假”的表現,而這種“假”的關系反過來又進一步加劇了我們內心的失落、困惑以及無助感。我們只有認識了自己,了解了自己,我們先做那個“接住自己”的人,才能在關系中被“接住”。也許從小父母、學校給我們灌輸了太多“對的”“應該做的”,我們被選擇了太多的路。那個真實的自己,那些真實的感受,早就與我們失去了聯結。如果現在,我們因為這份“失聯”而孤獨,而痛苦,而無法進入關系,那么不妨找回那個真實的自己。你要相信,真正愛你的人不是因為你有多完美,而是你因為你就是你,真實的你。在我們情緒,渴望被看見的時刻,不要說“沒事”“挺好的”。更不要內心戲十足,先預演了對方嫌棄自己,對方不喜歡自己的場景。而是要聚焦現實,把自己的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然后去觀察真實的對方。從最小的事情做起,比如“這家火鍋店我不太喜歡,味道不正宗”。用一句真實,不帶有批判的話語表達自己,然后收獲對方真實的反饋。當你不害怕自己被討厭,當你相信自己值得被喜歡,關系才真正開始。詩歌《Romance》里面寫道:如果再談戀愛,下次一定要坦誠對待那個當下的自己,那些真正的心情?;诤蘧驼f悔恨,不甘愿就說不甘愿,嫉妒就說嫉妒。再也不要老裝作什么也不在乎的,只會微微笑著。
-THE END-
文章整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