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關系中得到滿足
更新于 2015-06-18 ? | 瀏覽次數 0
導語:“親密關系”是我們持久在修持的話題,其中的沖突也是最常影響我們生活質量的一部分。而如何能夠獲得高品質的愛的滿足,關系究竟應當如何維護?或然這里會你想要的答案
自持力就是界限
關系中的沖突根本上都來自于認為對方沒有滿足自己的需要,不論是物質的、精神的、身體的。“我希望找一個什么樣的人”的期待讓關系從一開始就走入了誤區,認為“對方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存在”,這是一種越界,因為沒有一個生命是為了滿足別人而來到這個世界,每個生命都是來經驗自己的生命歷程。
自持力是指你在關系的界限里有沒有能力自我滿足,一個人沒有自我滿足的能力時必定會外求:沒有能力賺錢就希望找個有錢的人,不懂得疼愛自己就想找個疼愛自己的人等等,這就是沒有自持力的表現。
真正成熟的關系是相互支持而非相互需要
關系建立在需要的基礎上,必定會面臨索取和索取不得后的矛盾與失衡,越界最終會指向關系沖突甚至解體。當越界源自于內在的不成熟,那么在現實中換人是不解決問題的,因為每個人在關系中未成長的部分會一直輪回,本質就是希望你最終學會對自己負責。其實真正成熟的關系是相互支持而非相互需要。
自持力是自我成熟的表現
自持力是自我成熟的表現,要做到有能力不越界,同時有能力不讓別人越你的界:
第一,你清不清楚自己的界限在哪里?
第二,你有沒有能力捍衛你的界限?
那些因情緒失控把自己生命幸福的責任交給別人,認為別人該對自己負責的人,本質上就是沒有力量看清和捍衛自己界限的不成熟的人。
如何能夠有成熟的關系
第一,獨立。具備基本的經濟能力和生活能力,能給自己安全感。一個在物質和精神上無法自給自足的人就必須找人來替自己做,通過控制他人獲得自己無法給予自己的成就感和價值感。不獨立必然越界。
第二,獨處。具備人格上的完整,能享受獨自和自己在一起,懂得活出生命本真的價值。當一個人對別人抱怨“你不陪我”“你不關心我”,或者自己閑不下來,加班、打游戲等,其實都是無法和自己的內在和諧相處的表現。
第三,獨特。宇宙中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可替代的人格魅力,你是否能把你屬于你的獨一無二的部分活出來。當一個人將這三點修煉出來,在關系里就不會越界。
一個心中“有”的人,就會很有力量
一個心中“有”的人,會將內在有的價值傳遞、分享和給予別人,如此享受關系并活出生命本身的價值;而一個認為自己“沒有”的人,會相信需要拼搏奮斗才會有,就會傾向于控制、索取和要求。我們的成長就是要我們回到生命本身“有”的狀態,看到一切本自圓滿具足。
知道只是知識,做到才是智慧
放下是基于某種內在力量的。在我們的生命中,當你有能力去獲得,就不需要再掌控,所以你需要什么就讓內在有什么,若內在沒有,必定無法自持,終會成為關系中的乞討者。記得知道只是知識,做到才是智慧?;氐缴钪?,你的創傷也是資源,當你面對就會有勇氣把痛苦轉化為讓你成長的資源。去面對、解決和穿越,然后再回到生活中檢驗,七情六欲永遠都有,只是你掉下去越來越少,回來得越來越快。自持的能力不會生下來就有,需要經由成長的實踐經歷或專業的訓練體驗來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