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守住你心愛的人?
更新于 2016-03-24 ? | 瀏覽次數 0
男女彼此的依戀有如下的類型,假定一個婚姻要持續六十年,那么也許各種方式在某一時段都可能成為男女依戀關系維持的主旋律。那么,你和他都要選擇和培養你們共同喜歡的依戀方式,來為婚姻保險。
1、身體的依賴。
女性柔美的身體與充沛的性愛容易激發一個青春男子的深度依戀,同樣,男子的多情與體貼也會讓女性流連忘返。這樣的依戀又被稱為“荷爾蒙依賴”,即男女分泌的激素刺激著雙方的快感。
心理學認為皮膚的廝磨與肢 體纏結極易引發深層的依戀,人的深層記憶是身體記憶,遠比語言、思想、觀念 的記憶深刻。這樣的記憶無須解釋和賦義,它是雙方心靈無防御的、不引發價值沖突的交融與移入。如果達成深沉的身體依戀,一生都會對其他人的情愛索然無味。
2、戀母(戀父)的依戀。
這樣的依戀實際上是一種心理滿足,這也是司空見慣的婚后行為。父性強的男人會把妻子弱化為女兒,母性強的女人會把丈夫慣成孩子。不過,這樣的關系給情愛關系增添了親情的成分。
親情的維系遠比愛情 維系的時間要長久,這是血緣的力量,這種力量里面有高度無批判的認同。當婚姻關系搖擺在戀父與戀母的關系中時,婚姻就比較豐富多彩了。
3、人格的依戀。
因為嫁誰或娶誰而獲得內心的高尚感是再普通不過的心理現象了。人格的依戀包含一些崇敬與欣賞的成分,想成為對方那樣的人,想在精 神境界達到對方那樣的高度。
愛情實際上多少是在求證自己,向世人表明自己的人格檔次。像善良的少女最終將嫁給英俊、誠實的王子,美麗的公主最后喜歡勤 勞、勇敢、正直的少年一樣,如果雙方都有同感,這樣的婚姻是比較堅定、充實的。
4、生活的依戀。
更直白的語言是婚姻的互補與互益,這里主要是關于生活 能力與生活細節的問題。共同的習慣,對生活共同的享受追求,共同的愛好與情 趣,會讓兩個人變成一類人。有時可能是兄弟姐妹的關系再現,這樣的婚姻是全方位契合,你離開我不習慣,我離開你不舒坦。
5、共生的依戀。
共生的關系是在婚姻中一方高度地發展社會能力,持家的 能力,對愛付出的能力;另一方高度地萎縮社會功能,做人的責任和給予愛的能 力,像一個寄生蟲。令人驚奇的是那個越來越強、越來越累的人正好需要對方變弱來滿足自己內心的優越感、安全感、操縱感、心理完整感。而那個越來越弱的人也越來越滿足這樣的寄生生活,并樂此不疲。這樣的婚姻讓人們大跌眼鏡,不 過,你想離間他們的關系卻連門都沒有!
6、共同價值的依戀。
因為某種信念而堅定地守候在一起,這時,愛本身的意義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志同道合。像周總理與鄧穎超,離多聚少,也沒有生兒育女。這樣的婚姻關系很超然,信仰的價值大于婚姻的存在,兩個人廝守在一起,不是要證明相愛,而是要互相鼓勵與堅持完成生命被賦予的神圣使命。還有一些宗教狂熱者的婚姻,叛逆者的婚姻,異類(外星人)的婚姻,只有死亡才 能把他們分開。
7、互補性依戀。
是一種極端的依戀,如一個瞎子娶了一個聾子,聾子聽不 見卻看得見,瞎子看不見卻聽得見。這樣的人相愛出現一種心靈感應,兩個人缺失的感覺合二為一后變得比正常人更敏銳和聰慧?,F實中,一個孜孜不倦追求科學與事業的人與一個勤勤懇懇操持家務與教養孩子的人結合正是這樣的一種情境。他與她不管遇到何種誘惑,可能會逢場作戲,但婚姻的需求永遠是第一位的。
當然,婚姻不能僅僅停留在依戀的層面,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不斷的超越自己,在陪伴對方的同時,把痛苦沖突化解為心靈的養料,這是恒久不變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