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ue4o"><object id="oue4o"></object></li>
  • <noscript id="oue4o"></noscript>
  • <dd id="oue4o"></dd>
  • <dd id="oue4o"><sup id="oue4o"></sup></dd>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我的位置: 首頁 > 婚姻家庭 > 婚姻挽救 >
    婚姻挽救

    1個已婚男人的心里話:“有一種女人,不管嫁給誰,都難以幸?!?/h1> 更新于 2023-11-18 ? | 瀏覽次數 0

    "童年也許決定了我們生命初期的質量,但成長卻需要我們用一輩子來完成。"



    1


    半夜撞見老婆上廁所,我想離婚了


    前幾天深夜,突然收到一位久未聯系的朋友的私信:


    我想離婚了?!?/strong>


    我心下一驚,盯著屏幕看了一分鐘。


    要知道幾個星期前,才剛在朋友圈刷到他和妻子甜蜜的合照。


    看著微信聊天框上的“對方正在輸入......”不斷閃動,我沒有馬上回復。


    幾分鐘后,他發來了很長一段話。


    他和妻子認識5年,結婚3年。


    結婚前很多人都不看好他們,因為他妻子是單親家庭。


    爸爸在外面有別的女人,她從小跟著媽媽長大。


    小時候因為這件事,他妻子沒少被同學欺負和嘲笑,但回到家卻什么都不敢說。


    因為只要一提起這件事,她媽媽像變了一個人,變得煩躁易怒,帶著她一起詛咒辱罵她爸是個負心漢。


    我們剛認識的時候,她就像一個小刺猬,對誰都很防備,但其實內心很脆弱。


    我知道特別沒有安全感,所以在一起后,無論去哪,都會提前跟她報備,家里的財政大權也交給她,盡量讓她覺得踏實?!?/p>


    一開始一切都很美好,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他妻子變了。


    變得疑神疑鬼,到后來脾氣也越來越暴躁。


    要求他出門給自己發定位和環境照,還拿他的手機在朋友圈發合照。


    有時候,他只是說了一句“裙子不襯膚色”,妻子就立馬冷臉,懷疑他是不是在嫌棄她。


    有一天半夜她又悄悄去了廁所,我轉身一摸,我的手機不見了。


    我坐起身去客廳等她出來,果然,她從廁所出來時手里拿著我的手機,看到我時神情有些慌亂。


    那天晚上,是我們第一次吵架,她看著我的眼神充滿了痛苦和后悔。


    我也不想去怪她不信任我,可是我真的有點累了。


    以前我不相信原生家庭對子女有多大的影響,但現在,我信了。


    2


    原生家庭的傷痛是親密關系失敗的根源


    這些年,我們在討論親密關系或者剖析家庭問題的時候,總是跳不開一個詞——原生家庭。


    缺乏安全感,可能是因為童年時得到的關愛太少;


    老是遇人不淑,可能是因為自己破碎的家庭;


    喜歡比自己年紀大很多的伴侶,可能是從小父親或母親職能的缺失......


    再加上母親一直給她灌輸的觀念:


    她的父親是不好的,男人是靠不住的。


    讓她無意識地在自己結婚后,依舊延續這份不安全感,變得敏感、患得患失。


    她想要很多很多愛,想要獲得庇護和安全感,但她:


    一方面不相信丈夫能持續給予自己這些;


    一方面又懷疑自己是否值得。


    最后,導致明明相愛的兩個人,懷著無助和痛苦,如履薄冰。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我們每個人都是家庭環境下的產物,不可避免帶有生長環境賦予的色彩。


    而這色彩越是濃稠陰郁,在感情中遇到困難和麻煩的概率也就越大。


    我曾親眼見過一位朋友,是如何在感情的世界里撞得頭破血流。


    第一位男友,因為受不了她的疑神疑鬼,無疾而終;


    第二位男友,對她百依百順,可就在雙方準備談婚論嫁時,她提了分手,理由是她還沒準備好;


    第三位男友是異地戀,堅持不到一年就分手了。


    她的潛意識其實很渴望長久的親密關系,但骨子里又很抗拒婚姻。


    我從小就是在父母的爭吵中長大,每次一吵完,我媽就會對著我哭,我都是為了你,當初不是為了你,我就怎么怎么樣。


    所以我很害怕,我不想成為他們,也不想重蹈他們的覆轍?!?/p>


    托爾斯泰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但其實更悲哀的是:


    在原生家庭的羈絆下,不幸的人總是在不斷地重復著這種不幸。


    3


    原生家庭能影響你,
    也許是你主動選擇的忠誠



    誠然,許多婚姻的不幸是由于原生家庭顯性的傷痛所造成的。


    但除此之外,很多人沒意識到的是:


    原生家庭中有些更加「隱性」的觀念、行為模式,也在以難以察覺的形式,給我們的婚姻平添各種阻礙。


    網上曾有一個熱議帖子。


    一位妻子結婚5年來,總是因為各種小事與丈夫發生爭吵。


    比如說吃飯的問題。


    她討厭洋蔥味,但丈夫喜歡吃生拌洋蔥,并不斷試圖說服她,洋蔥對身體有益,他們家一直都是這樣吃的。


    比如過節回誰家的問題。


    在她老公的觀念里,過年去夫家這是傳統,不回就是不孝、不給他體面。


    再比如說教育孩子的問題。


    從小父親就對她非常嚴厲,以至于她到現在還會覺得無力、自卑,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這樣長大。


    但丈夫堅持男孩子就要嚴格管教,他也是從小被爸爸打到大,現在不也沒留下任何陰影。


    這些問題乍一看,是兩個人習慣不同、三觀不同導致產生了摩擦。


    但剖開內里,實際真相也許是:


    這個丈夫對自己的原生家庭盲目忠誠,而把妻子放在了自己的對立面。


    而這種“忠誠”,他完全沒有意識到。


    在我們對世界一無所知的時候,是父母把我們一手拉扯大。


    不管我們心中對父母是認可多還是否定多,我們內心深處都傳承了原生家庭的很多習慣、觀念。


    所有很多人哪怕是成家立業,遠離父母生活很多年后,依然堅持自己熟識的,認為“對”的那套模式。


    小到面條應該煮幾分鐘,牙膏應該怎么擠,大到夫妻的相處模式,為人處事的態度等等。


    這些事本沒有對錯,但無形中卻讓夫妻矛盾重重。


    因為這些根深蒂固的習慣,因為沒有意識到“來源”,所以失去了磨合的可能。


    以前我們常說,三觀不合的人很難生活在一起。


    很多人結婚前濃情蜜意,等到結婚后感情落實到穿衣、吃飯、睡覺、數錢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方式里時,矛盾就蜂擁而至。


    現在細想起來,這種對原生家庭模式的忠誠與堅持,或許才是夫妻磨合的最大阻礙。


    尤其在遇上一個固執而不自知的伴侶,一旦感情出了問題,還會把婚姻破裂的責任,全部推卸到對方身上。


    對伴侶家庭的問題頭頭是道,實際上對自己如何受到自身家庭的影響一無所知。


    和這樣的人在一起,婚姻很容易陷入窒息的“精神內耗”中。


    4


    別讓原生家庭傷害了你的感情


    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我們都是在受傷中成長。


    也許正是因為這份羈絆和忠誠,才導致了原生家庭的問題一直存在。


    甚至,不少人在意識到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負面影響后,恍然大悟。


    然后坦然地把自己的一切不幸,都歸咎于原生家庭。


    最后放棄了抗爭和改變。


    但十點君在這里想說句實話:


    讓原生家庭為自己的不幸買單,除了給自己帶來些許安慰外,并不是解決矛盾的最好辦法。


    坦白說,我曾經和很多人一樣,把自己在婚姻中踩的坑歸結于我的母親。


    因為從小目睹她在家庭中的懦弱,導致我的性格非常強勢,和丈夫的關系一度非常緊張。


    但其實我也知道,她就是和我差不多的普通人,她的身上有局限,但也有優點。


    只是我一直沉溺在自憐中,并以此為借口,抗拒改變。


    后來,一位老師的話點醒了我,他說:


    原生家庭的影響是巨大的,但人的力量更強大。


    對于具有超強意志力的人來說,決定他們人生的既不是命也不是環境,而是他自己。


    確實,不管我們愿不愿意,我們的原生家庭都會以我們意識到或者意識不到的方式,影響著我們。


    但我們的一生,不就是靠著自己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才得以前行。


    1、試著淡化原生家庭的視角


    我們反思童年的創傷,是為了從過去的經歷中吸收經驗,而不是把自己困在童年的陰影里。


    一個人如果總是站在原生家庭的視角看待自己,就永遠無法從泥濘中掙脫。



    2、將關注點放在可控因素


    原生家庭決定了我們的過去,這是不可更改的因素。


    但你是被未來決定的,你的精力應該更多放在已經形成的問題上。


    如果你的童年缺愛,你就先拿出點時間和自己和解;如果不想重復父母的婚姻模式,就竭盡全力,重新勾勒自己對婚姻的想象。


    3、做好對一切重塑的心理準備


    從和伴侶朝夕相處的第一天開始,就應該刻意保持一種自覺,去兼容新的成員,新的生活方式或觀念。


    可以和伴侶坦白討論、溝通,而不是讓原生家庭成為包袱。


    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大多數人都是在痛苦之上起舞。


    童年也許決定了我們生命初期的質量,但成長卻需要我們用一輩子來完成。


    只要你愿意和自己和解,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愿意用正確積極的方法去行動。


    那些殺不死你的事物,必將使我們更強大。


    -THE  END-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上一篇:不管是夫妻還是情人,一旦緣分盡了,就會有這三種表現?? 下一篇:婚姻里,必須常備這支解毒劑!
    分享到: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yourcandyshop.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国产网站_鲁大师好看视频在线观看_天天日天天操心_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_99久久免费精品色_电影AV是免费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