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ue4o"><object id="oue4o"></object></li>
  • <noscript id="oue4o"></noscript>
  • <dd id="oue4o"></dd>
  • <dd id="oue4o"><sup id="oue4o"></sup></dd>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我的位置: 首頁 > 婚姻家庭 > 婚姻問題治療 >
    婚姻問題治療

    爸爸懂得給媽媽放假,對家庭有多重要

    更新于 2017-10-30 ? | 瀏覽次數 0

     

     

    一個完全把自己完全犧牲掉的母親,對孩子和家庭反而是壓力,這些壓力最后都會回到家人身上。

    媽媽嘗試給自己放假,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放手”、懂得適當“交棒”給爸爸。


    一個爸爸
     

    每周六的上午,我帶孩子去參加興趣班。

    總會看見這樣一位爸爸。

    這位爸爸獨自坐在小小班(3-4歲)教室的門外。

    要么把電腦放在腿上,忙一會自己的工作。

    要么帶一本書來,一個人安靜的看書。

    每每兒子下課出來,他總是牽起兒子的手問:“一會你想去哪玩???我們去騎單車?滑輪?還是踢球?”

    班上有個媽媽好奇,問他:“怎么總是見你一個人接送孩子啊,他媽媽呢?”

    爸爸回答:“我們家有個傳統,就是每周給孩子媽媽放一天假。她跟朋友去聚會,我帶孩子出去玩。”

    同班幾個媽媽聽完爆贊:“天啊,你這爸爸也太好了!覺悟太高了”,“瞧瞧,這就是典型的別人家爸爸”……

    這位爸爸靦腆笑著答:“沒有你們說的這么好,但這確實是我們家自己長期的‘實戰經驗’得來的……如果家里有一個人長期為主帶孩子,那么建議每周至少要給她們放真正意義上的一天假。”

     

    辭職帶孩子
     

    這個爸爸給我們講起了他們家的故事:

    孩子半歲那年,本來幫著一起照顧孩子的外婆,因老家有事不得不回去。

    一時沒有人可以再過來幫忙,養孩子的重任就瞬間落在妻子身上。

    “她本來自己有工作,可為了孩子,就先辭了工作。

    一開始還算好,可沒多久我發現本來為人處世特溫和、圓融、得體的一人,卻也經常情緒失控、氣急敗壞。

    好幾次我下班回家,都明顯感覺她在強忍著、壓抑著自己的怒火和煩躁。”

    大概是因為這位爸爸家里沒有老人幫忙,自己參與分擔的家務事也多。

    對于帶孩子的繁瑣和凌亂,他懂:

    “我發現帶孩子、尤其照顧小寶寶,真的特別瑣碎具體。

    你剛收拾好的房間,他轉眼就能給你弄亂;

    你試著跟他溝通,他完全不懂你在哪一國;

    他只要醒著,就精力特別旺盛;

    還特別不愿意自己玩,分分鐘都要人陪著。

    要是再遇上生病或者夜里不睡……

    所以,真不奇怪我老婆原先那么好的脾氣,那時也常常崩潰”。


    “家庭傳統”
     

    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這位爸爸開始反思:

    與其周末總是兩個人一起帶孩子,倒還不如自己多擔當一些。把老婆解放出來,爭取每周給她一天假。

    “真的,長期帶孩子的人神經崩得太緊了。

    且一直處于高壓、高強度、高焦慮的狀態,本身就是一種危險”,這位爸爸強調原因。

    所以他勵她一定要有休息,而且是“徹底的休息”。

    “不是在家歇著、幫著看著,而是要‘抽離’出去,和朋友一起聊天逛街、看場電影、換個心情……

    畢竟她的心情好了,孩子才能真正得到快樂嘛。”

    如今,他們的孩子上幼兒園了,媽媽也重回職場了。

    但家里卻依然延續了這個“傳統”。

    “其實你看著她每周能有一天,從工作和家務中解脫出來,把自己打扮的神采奕奕的出門、再開開心的回來,作為丈夫也挺有成就感。”

    這位爸爸繼續說道:“況且,有時我遇到周末加班或者連續出差幾天,都是他媽媽在后方全力擔當和支持。”

    懂得給媽媽適當放假的爸爸,不過是懂得:
    媽媽的好心情,才能帶出快樂的孩子,更是幸福家庭的重要基礎;
    爸爸主動關懷,也能得到更多體貼,更是一家人合力向上的關鍵。


    最討厭媽媽

     

    無獨有偶。

    美國知名作家瓊·安德森也曾寫過一本《好女人,翹家去》的書,倡議作為媽媽,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小假期。

    哪怕只是從小的片刻開始,也需要暫停工作和家務,真正留點時間給自己。

    因為,天生的母性、社會的期待,很容易讓新手媽媽在進入這個角色后,不自覺的陷入一種“無我”模式,對孩子投入過度的、無止盡的愛……

    而這樣無論對媽媽、孩子,還是整個家庭,都是一件太過恐怖的事情。

    我想起我身邊的一位寶媽,這位媽媽一直性格要強。

    生了孩子后,為了努力平衡家庭和事業,她幾乎是傾盡全力。

    從生了女兒還在做月子起,就每天用小筆記本記錄孩子的喝奶時間,在固定的時間內給孩子洗澡、聽音樂、擦拭肚臍;而自己只是潦草的扒飯、沖澡、小睡一下。

    產假結束后,她每天一下班又進入另一種“緊張狀態”。

    她堅持要求奶奶做育兒筆記,一下班就嚴格查看。之后自己繼續按照日程表,不辭辛勞的給孩子講故事、做輔食、上早教……

    可據我所知,她五歲的女兒如今并不 “領情”。經常在家大哭大鬧、調皮叛逆。

    還曾說“我最討厭的是媽媽”。

    為什么?

    因為一個完全把自己完全犧牲掉的母親,對孩子和家庭反而是壓力。

    這些壓力最后都會回到家人身上。

     

    翹家好媽媽

     

    媽媽懂得給自己放假,爸爸懂得給媽媽放假。

    其實就是希望她在工作和孩子之余,也能有一小塊屬于自己的時間、空間、興趣愛好;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和情感都聚焦于孩子,讓孩子無辜承擔著莫大壓力。

    一個好的媽媽,也永遠是一個好的自己。

    其實現在,媽媽們每年有一兩次約上閨蜜的“翹家度假”,已成為一種既時尚、又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的好多朋友都有過這類的經歷:

    找一個忙里偷閑的周末,不帶孩子、不帶老公,穿上壓箱底的大長裙和高跟鞋,去某個角落來一場致青春式的行走、嬉鬧和夜聊……

    擺脫固化的生活模式,首先是對自己的一種刷新和補給。

    同時,也能讓親子關系在短暫分離中,既更加親密又相互獨立。

    如今,大部分的傳統家庭依然以媽媽帶孩子為主。

    而媽媽嘗試給自己放假,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放手”,懂得適當“交棒”給爸爸。

    我朋友的一位姐姐,兩個兒子的二胎媽媽,去年因為一次難得的晉升機會,不得已每周末需要抽身三小時,去參加一期職業培訓。

    爸爸和哥哥體恤媽媽這些年為家庭的付出,決定全力支持。

    可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每周她缺席的那個下午,家中三個男人一臺戲,且還上映的很精彩。

    哥哥點菜、爸爸做飯;

    哥哥讀書、弟弟聽書;

    哥哥擦桌子、爸爸洗尿布;

    弟弟玩玩具、哥哥總調度……

    他們在分工和互動中,相互學著照顧、妥協、等待和理解。

    其實,一段好的家庭關系,不是伴侶始終是個長不大的孩子,孩子永遠是個嚶嚶待哺的孩子;而是每個人都能在這段關系中,既有所成長又相互成就。

    而每一次成長的驚喜,就藏在爸爸給媽媽的假期里。

     



    上一篇:在一起是并肩遠征,分開后也會迎來海闊天空?? 下一篇:這個老婆寫的老公退貨申請書,太有才了!
    分享到: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yourcandyshop.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国产网站_鲁大师好看视频在线观看_天天日天天操心_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_99久久免费精品色_电影AV是免费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