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親密關系中療愈自己
更新于 2025-07-26 ? | 瀏覽次數 0
一 我成長中愛的缺失,你要給
李某案例:
童年,放學看著黑影,應該是我媽。等很久,睡著了,媽媽才回來。我媽媽不是那種顧家的人 她不愛收拾家 不愛做飯。
自己的狀態:不管跟任何人有矛盾,都自責。覺得自己有錯?;钪鴽]有意思。找不到活下去的支點。孩子在老家,老公在單位,自己有點像孤魂野鬼。自己覺得是完全依附于老公,沒有自我的人。
婚姻狀態:與老公吵架,他不愛生活,木訥。從不說愛我,喜歡我。我漂亮。從來沒有婆婆公公看不慣兒子媳婦太親密。他加班,我生氣,不說話。氣的睡不著。后來這個妻子表達了自己的需要,希望老公陪陪我。每個周回來2,3個晚上。我不喜歡,他是被我強迫的。不是發自內心的。
我聽她幾次說到老公木訥,就問她:“你期待老公怎么做?”她說:“羨慕人家出雙入對。” 2我問:“你理解的浪漫是?”她抱怨說:“他出去玩。我無數次想過離婚。”3我繼續追問:“你理想的老公是什么樣?”她側面回答我說:“希望他按時下班。小資一點。”4我說:“還有嗎?”她回答:“按時上下班,不要太木訥。”5我努力提示她,說出自己希望對方怎么配合。我說:“不太木訥,你希望他理解你?”她說:“希望他工作中不要太專一。”
說了這么多,這個妻子希望丈夫做什么?
你要看見我,欣賞我,認可我,重視我,無條件接納我,時時刻刻陪著我。
我在你的心理是最重要的。
我不說出來,你要懂我的需要。
妻子希望丈夫這么對待自己,是一個成熟的妻子的狀態嗎?
不是。妻子好像一個小嬰兒,把丈夫當成媽媽,希望媽媽無條件接納我,重視我,認可我,滿足我。
為什么老公給不了,1老公屬于回避型依戀。在情感上疏離。2妻子這樣表達,丈夫感受到被指責,也有情緒。夫妻關系惡性循環。)
有這樣一對夫妻,妻子很愿意學習,成長,很努力的帶孩子。孩子的狀態很好,很自信,有安全感,情商也高。但是夫妻關系有些問題。什么問題呢,妻子帶孩子出去玩,回來跟丈夫說,某寶媽媽不讓孩子哭,孩子一哭就呵斥,某寶奶奶,不讓孩子爬,剝奪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權利。某寶的媽媽給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但是不讓孩子自由活動,怕弄臟了衣服。生活中,丈夫面對很多諸如此類的來自妻子的抱怨。
妻子要什么呢?她希望被老公認可。她想聽老公說:“老婆,還是你帶孩子有方法,學習了就是不一樣,咱家孩子多自信,多有安全感,情商多高。這跟你的學習,你的努力分不開啊。”
這個丈夫沒有學習心理學,甚至,他的情商不高。他不知道妻子在要什么。丈夫一聽,就是老婆怎么總抱怨,負能量那么重呢?丈夫說:“別人帶孩子有別人的方法。你不認可別人,別人也不認可你呢!”
妻子要的是被認可,得來的是丈夫說別人并不認可我。兩人吵起來了。
時間長了,妻子被認可的內在需要沒有被滿足啊,繼續抱怨,繼續否定別人。丈夫認為“只要我一說話,她就火了”,所以我就不說話。
丈夫不說話,妻子內心有很多怨恨啊,我說別人不好,是希望你認可我,跟我情感聯接,好!現在,你連話都不說了,哪里還談得上情感鏈接?
妻子感嘆道:“這種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
我們看看問題出在哪里,這個妻子的童年是被忽視長大的,缺被看見,缺被認可。她沒有看到并覺察自己的狀態,她陷在自己的心理需要里:你夸我,難道不應該嗎?你要看見我,欣賞我,認可我,重視我,難道不正常嗎?
這個妻子希望丈夫看見她,認可她,導致夫妻關系總是發生不愉快。第一個妻子李娟的情況是:你要無條件接納我,時時刻刻陪著我。我在你的心理是最重要的。我不說出來,你要懂我的需要。
這兩種情況很常見,我父母沒有給我的愛,要在你這里得到。對這個老公也是不公平的。這個老公要扛著三種責任,丈夫的責任,母親的無條件的愛和接納,父親應該給的力量和安全感。
怎么辦?
第一種方案:在早年和父母的關系中造成的愛的缺失,還要在關系中補償。
怎么補償?
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幫助,她會從咨詢師的眼睛看到自己的存在,在和咨詢師的關系中被看見,被認可,被接納,被重視。滿足了這些心理需求,她在親密關系中才能放松,不再執著于自己的心理需求。
第二種方案:自己可以怎么做?這二個妻子可以覺察,覺察自己的情緒來自哪里。
覺察的技巧:當時的情景,你希望他做什么,說什么。這就是自己缺的部分。
這個妻子說他太木訥,想想,如果他不木訥,希望他說什么,希望他夸夸我。這就是成長中,缺的部分,她沒有得到足夠的認可。
看到了這個需要,怎么辦?
1可以直接跟老公表達你的期待:“我帶孩子很用心,我在學習,提升自己。孩子也很有安全感。我希望你看到我的努力,肯定我,夸夸我。”
2也可以自己滿足自己的需要,寫信給自己:你帶孩子很用心,在你的努力下,孩子很自信,很有安全感。
二你要為我的面子買單。
1 我想過物質富裕的生活,你要為我理想的生活去奮斗。
《中國式離婚》丈夫宋建平是一個醫院的醫生,小富即安的態度,對生活滿足,享受現在的狀態。妻子林曉楓喜歡被人仰慕的富裕生活,她驅逐老公去奮斗。“我喜歡那樣的生活,你要為我的理想而努力。”在驅逐中,兩人沖突越來越多,最終離婚。
這種情況,女性要求男性比較多。
2男性要求女性:你要年輕貌美有魅力,要為我有面子而努力。女為悅己者容。我愿意這樣理解“女為悅己而容”。我愿意自己美美的,這是我愛自己的方式,不是為了投你所好。
3男性要求女性:我為“我在這個大家庭里飯來張口”而羞愧,不好意思。你要為我的羞愧做點什么。過年回家,農村“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和現代“夫妻平等”觀念的碰撞。
在我身邊,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一個同宗請大家吃飯,去的有8,9戶。
張三男性,40歲左右。覺得自己,老婆,兒子,三個人在別人家吃,主人很辛苦,自己過意不去。吃飯過程中,他反復跟妻子說:“你去廚房幫忙!”妻子吃得很坦然,張三催促幾次,妻子笑著打哈哈:“口味不對。我做的跟大家的口味不一樣。”兩個人心理都窩著火,吃完回去的路上,二人打起來了。
張三認為:我們三口在別人家吃飯,我不好意思吃,你應該去幫忙,讓我吃得坦然一些。
在與父母同住的大家庭里也是,每到過年,一大家十幾口聚在一起,張三催促妻子,干這干那。他怕婆媳之間有沖突,也怕妯娌之間有沖突,他所做的就是,讓自己老婆多干活,這樣,老母親,兄弟的媳婦就不會有意見了。
張三妻子喜歡車子,房子,鉆石的首飾,名牌衣服,包包,要求老公買。張三買不了車子,房子,妻子認為老公沒本事。每年過年,張三妻子要求老公送貴重首飾,張三順從,每年年前無奈的給老婆買。張三對我抱怨:“她就是不管我在外面死活,要榨干我最后一滴血。”
張三夫妻二人互為滿足,邊界不清:
女:我喜歡物質的,你應該滿足我的物質追求。男的認為:這個女人要榨干我最后一滴血。
男性:我在大家庭里吃飯不好意思,老婆應該為這個大家庭多做事。女的認為,我就是給你家當牛做馬的,你要累死我。
后來,談起二人沖突的原因,張四妻子表示對張三妻子的不屑一顧,她說:“在婆家,我從來不等男人說,我把所有的活兒都干了,我讓你(男人)還挑!”接下來,張四妻子說到:“我在娘家就等著吃,吃完就走。我姐就說不歡迎我去。”
張四夫妻每次吵架時,張四妻子會大吼:“我對你全家人怎么樣?你的父母,你的兄弟,你的侄子侄女,我照顧得怎么樣?你對我家人又怎么樣?”
張四妻子為這個大家庭做了很多,但不是心甘情愿的。所以,一邊在付出,一邊在積累情緒,一旦和丈夫有不順心的時候,她為婆家所有的付出,都成為了她攻擊丈夫的理由。
從這個角度看,她為婆家付出的同時,卻破壞了夫妻關系。
怎么辦?
我喜歡這樣一種狀態:
我是這個家庭的一員,我理應為這個家庭做點什么。我為我自己的感受負責。如果我沒有覺得不做事有什么不好,我就允許自己不做事。
你覺得在這個家庭只吃不干,你羞愧,不好意思,那你要為你的不好意思負責。
如果我喜歡房子,車子,名牌包包,我會為我的理想生活去努力。如果你愿意協助我實現這個理想,當然很好。我知道這是我的理想,我不把我的理想轉嫁到你的頭上,強迫你去努力。
三 婆婆干涉小兩口的生活,妻子不敢反抗。讓老公出面和婆婆談,希望婆婆改變。
在我的微信群里,有小伙伴說:婆媳關系關鍵看男人。建議我講課:如何讓老公做雙面膠?她的觀點是,婆婆是導彈系統,要把老公培養成反導彈系統。
這個小伙伴的提議一出,好幾個小伙伴非常贊同,認為妻子是應該調教男人,讓他去搞定婆婆的事情。
老公有沒有做雙面膠或者反導彈系統的潛質?
1孔雀東南飛。婆婆嫉妒兒子兒媳的親密關系,要休掉媳婦,焦仲卿心理不愿意,但是無奈順從,休了劉蘭芝。
2元代雜劇,《槍頭馬上》作者:白樸。尚書之子裴少俊,奉命到洛陽購買花苗,巧遇總管之女李千金。二人一見鐘情,私訂終身。李千金被私藏在裴家后花園七年,育有一雙兒女,卻仍不為裴家長輩所知。終有一日被撞破,但為裴少俊之父所不容,李千金力爭無果,裴行儉逼兒子寫休書,裴少俊淚眼望著妻子,不敢反抗,寫了休書,塞給李千金。李千金哭喊著向天發問:“我做錯了什么,受到這樣的懲罰!少俊,我以為你是有情有義的君子,沒想到你如此薄情,如此懦弱。我當初錯看了你。”裴少俊考取功名,重新求娶李千金,夫妻終于團圓。
重點:該劇歌頌了對自由婚姻的追求,公公要趕李千金回娘家,裴少俊沒有辦法維護妻子,他順從地寫了休書。男主角維護婚姻的做法是:考取功名,回來迎娶妻子。這就是所謂的“自由婚姻。”
3大宅門,里天不怕地不怕的白景琦。白景琦為了和窯姐楊九紅歡度一晚,不惜得罪道臺大人。楊九紅認為這個男人能保護自己,就嫁給了白景琦。白景琦的母親不承認這個兒媳婦。當楊九紅有了女兒,白景琦的母親抱走楊九紅的女兒,并告訴孫女:“你媽是壞女人!”楊九紅見不到自己的親生骨肉,還要接受女兒這樣稱呼自己,她向白景琦求助,希望要回自己的女兒,白景琦拒絕幫忙,對母親的作為只是睜只眼閉只眼。
4電視劇里,古代片,皇帝要殺人,其他人馬上求助太后?!哆€珠格格》皇帝殺紫薇小燕子,五阿哥馬上求助太后。為什么?太后的話,皇帝不敢不聽。每個皇帝都對太后無奈?;实墼谔竺媲坝性捳Z權嗎?
5小時候,小馬噶,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把娘扔到高山上。烙油饃打湯湯,媳婦媳婦你先嘗,我去高山看咱娘、、、 這個童謠在中國很多農村地區都有傳唱。
孝順,是耳提面命幾十年的話題。深入骨髓。“孝敬且順從,不要與父母唱不同的調子”是中國男人的集體潛意識。
去年,老公的老家蓋房子,給2個老人住。老兩口打算按照農村的風氣,追求高,大,希望中村里有面子。他們想把大院子蓋滿,蓋幾層。費用呢,讓三個兒子出錢。
我跟老公說:“蓋幾層老人也住不了,可以不可以少蓋些。夠老兩口住,夠我們過年回去住就行了。”老公馬上火了,大吼:“對!不給他們蓋房子。不管他們死活。”他當時的反應很讓我意外,這個男人性格溫順,結婚幾年,他幾乎沒有這樣對我說過話。他這次的反應真的讓我很意外,我馬上做了一個澄清,我說:“我沒有不想給他們蓋房子。我從來沒有想著他們老了,我就不管。我想表達的是,我不希望為了面子去浪費。”
從這件事上看,這個男人的思維模式就是:女人是不會讓我孝順我爸媽的。他處于草木皆兵的狀態,警惕萬分。
這種情況下,把維護兩個女人關系的責任給這個男人,豈不是拿根面條當搟面杖?或者是拿根蔥當房梁?
聽一個老師的課,關于和老人的關系,這個老師的觀點是:小兩口因為老人有摩擦,誰的父母,誰出面溝通協調。說這是維護夫妻關系的原則。
一個小伙伴王娟,生活在大城市,在懷孕38周的時候,婆婆來照顧她。中午,婆婆不餓,她不做飯。王娟自己做飯,婆婆很生氣“他不回來,你就吃飯!”王娟很委屈,自己大著肚子要生了,飯還不讓吃。
晚上老公回來,王娟就把這事告訴了老公,希望老公說說婆婆,讓婆婆支持自己吃飯。很意外,老公的反應是:“我媽照顧你,你怎么不對我媽笑?”
每到中午,王娟要不是吃不上飯,要不就是自己做飯,婆婆在嘟囔抱怨。怨恨積下來,王娟在生完孩子后,得了產后抑郁。
在孕婦想要吃飯,而婆婆不讓兒媳吃,這件事上,妻子覺得,老公你應該跟你媽講這件事。因為我跟你媽講,婆媳會有沖突。所以,她一直沒有對婆婆表達自己的需要:“我必須一天三頓飯,才夠2個人的體力。”同時,她對婆婆心有怨氣,真的是見了婆婆高興不起來,拉著臉。
結果是,婆媳關系很糟,婆婆也很生氣地說:“我來伺候她,她拉著臉對我。”雙方積累很多情緒。夫妻關系也很糟糕,因為王娟對丈夫訴說這些的時候,希望丈夫理解自己的處境,并去告訴婆婆她的需要。老公做不到把這個期待轉達給母親,同時把母親對兒媳的不滿直接給了妻子,跟妻子說,你不給我媽笑臉。
妻子在身體上是這樣的狀態:懷孕了,吃飯的時候,要聽著婆婆嘟嘟囔囔。心理上,承受著來自老公和婆婆的不滿和指責。結果是,生完孩子,產后抑郁。
換種情況,如果王娟在第一次想吃一頓飯而婆婆不讓的時候,直接表達自己的愿望:“媽媽,我知道你特別愛你的兒子。我也心疼他上班辛苦。但是我現在懷孕了,我的身體,需要二個人的飯量。我必須吃飯。”想法說出來,情緒自然流通,對婆婆的態度會不一樣。婆婆那邊得到這個信息,也許會調整自己的行為讓兒媳吃飯。即使不調整,她也會明白,兒媳不高興是因為自己不讓她吃飯。也就是說,婆婆會意識到,關系不好,自己也有責任。
怎么辦?
年輕女人,心理對婆婆有想法,用尊重的方式,告訴婆婆本人。在婆媳關系上,解放老公。不把維護婆媳關系的責任轉嫁給老公。我們說夫妻關系是第一位的。為了婆媳關系,殃及夫妻關系,實在是不劃算的事情。
四 他不會愛孩子。教育孩子無法與我保持一致。
可能性一:他就是這么被對待長大的。他意識不到這樣帶孩子有問題。
可能性二:他知道這樣對待孩子不好,但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對孩子好。
怎么辦?
在老公這邊,帶著老公一起成長,任務艱巨??匆娝?,認可他對孩子對家庭的付出,他收到了你的愛,才有能力用愛的方式對待孩子。
對孩子,跟孩子談:父親什么地方讓你不舒服,你希望他怎么對你?你怎么把你的想法告訴爸爸?把父親對孩子的方式當成一個讓孩子成長,讓孩子面對不同人的機會。
總結:我的心理需求,我自己滿足?;蛘呶矣行枰?, 我表達請求而不是抱怨。我的物質追求,自己努力追求。我對婆婆有想法,我自己告訴她,在婆媳關系上,解放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