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ue4o"><object id="oue4o"></object></li>
  • <noscript id="oue4o"></noscript>
  • <dd id="oue4o"></dd>
  • <dd id="oue4o"><sup id="oue4o"></sup></dd>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我的位置: 首頁 > 青少年問題 > 父母必讀 >
    父母必讀

    “不及格”父母,才是最好的父母

    更新于 2021-04-29 ? | 瀏覽次數 0

    龍應臺說: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事實,的確如此。

     

      01  

    對父母來說,最糟心的事情是什么?

    很多父母的答案是:我辛辛苦苦大半輩子,

    養出來的兒子卻是個窩囊廢。

    很多父母確實很辛苦,連葵花子都要給兒子嗑好,

    很多孩子也確實很窩囊,和女友約會都要帶上自己的媽。

    我小姑就這樣:

    剝蝦、挑刺、碎瓜子這種事情就不用說了,

    兒子讀小學的時候,他媽還要滿屋子追著喂飯,

    一頓飯能吃三個小時,都能趕上下一頓。

    有一次來我家玩,和我睡一塊,

    早上我叫他起床,他說他不會穿衣服,

    我不信:“你開玩笑吧,你都讀六年級了,不會穿衣服?”

    他依然不動。

    過一會兒,他媽笑瞇瞇地走進來了,把兒子抱了起來,

    一件一件地幫他把衣服穿好,

    驚得我眼珠子都掉下來了,他又不是殘廢。

    從小到大,他就沒離開過父母的身邊,

    兒子考上了外地的大學,他媽不放心,也要跟著去。

    在大學的旁邊租了個房子,天天內褲都幫忙洗好。

    兒子戀愛了,兩人第一次約會去吃海鮮,

    姑娘先到,然后她震驚地看到他把他媽也帶來了。

    更震驚的是,從上菜開始,他媽就一直不停地給他剝蝦,

    一口蝦,一口飲料,還親自送到嘴里。

    可憐小姑娘從沒見過這場面,

    飯都還沒吃完,就跑了,簡直是太恐怖。

    大學畢業好幾年,找了幾份工作,

    要么嫌苦,要么嫌工資低,干了幾天就跑了,

    干脆跑回老家坐吃等死。

    沒有老婆,也沒有工作,連做個飯都不會,

    據說就王者榮耀打得還可以。

    小姑每天愁眉苦臉,怎么也想不通:

    “我到底哪里做得不夠,孩子才這么沒出息!”

      02  

    這哪里是做得不夠,分明是做得太多!

    這樣父母太多了,尤其是獨生子女時代,

    舍不得讓孩子受半點委屈,被蚊子咬了口,

    都要送到大醫院做個檢查,生怕得了什么傳染病。

    (1)家務不用做

    不少媽媽抱著這樣的心態:

    “我疼都來不及,還忍心讓孩子勞動?”

    或者

    “叫小東西做事更麻煩,還不如我幫他做了。”

    洗個碗,怕傷手;

    拖個地,都跌倒;

    就連點個蚊香,都怕被燒著。

    當然,孩子的內褲從小到大都會幫忙洗好。

    ·零花錢不用愁

    “媽媽,我要買這個。”

    “買!”

    “媽媽,我要買那個。”

    孩子沒零花錢了,給!

    要10塊,給!要100塊,也給!

    每個月給多少?

    不知道!

    孩子的錢都花哪里去了?

    (2)跌倒了有人扶

    孩子跌倒了,一群人跑過去抱;

    天氣變涼了,衣服立馬就套上了;

    孩子有點發熱了,立馬上大醫院;

    孩子咳嗽了,立馬想到肺炎;

    一不小心受了點委屈,

    全家人都要急得團團轉。

    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

    現在是,摔個跤都緊張得怕出事。

    ·做錯了有人護

    “不要太嚴了,他還小呢?”

    “有必要和孩子較真嗎?”

    “你們小時候,還沒他這么聽話呢!

    欺負小朋友,那都是別人家孩子不懂事;

    被老師批評了,那都是老師偏心沒長眼;

    就算是拿了別人的東西,

    那也是“就這么點東西,拿了會死?”

    (3)連人生都被安排得妥妥貼貼

    大至人生志向:

    “我兒子長大后要考公務員,當大官,當有錢的官!”

    “我兒子長大后要回家繼承我的棺材鋪!”

    “我兒子長大后要把隔壁老王家的女兒娶過來!”

    小至頭發的長短、離家的距離、外出的時間,

    甚至內褲的顏色都由媽媽決定。

     

      03  

    為了踐行中國好父母主義核心價值觀,連老命都拼了。

    如果滿分是100分,那么中國父母一定要給101分,

    或者1001分、10001分!

    但問題是,父母付出這么多,效果怎么樣呢?

    (1)自理能力差

    國內最大的社區平臺家長幫聯合好未來公益基金會發布

    《2016年中國家庭教育焦點問題調查報告》指出:

    當孩子從幼兒園步入中小學,

    家長對孩子生活問題的焦不但沒有減少,

    反而從47%上升到70%:

    70%的孩子生活懶散、58%的孩子有拖延癥、

    53%的孩子粗心馬虎……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程方平教授說:

    “生活自理能力差已成當下中國孩子的短板”

    (2)逆商低

    因為爸爸不讓看電視,

    孩子跳樓自殺;

    因為老師沒收了手機;

    因為被小學五年級的女生拒絕,

    孩子跳樓自殺

    ……

    近年來,孩子自殺的事件越來越多,

    年紀越來越低

    “抗挫能力實在是太低了”學者昂峰表示。

    俞敏洪說,父母給孩子傳遞逆商,比要求他考好大學要重要得多。

    只有輸得起的人,才能贏得漂亮

    逆商低,還沒跑就已經注定是失敗了。

    (3)財商低

    有人對東亞幾個國家進行對比研究發現:

    和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相比,

    中國城市孩子的零花錢絕對金額最多,

    而財商教育卻是最低,

    甚至還不如落后的越南。

    信誠人壽保險曾聯合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做過調研,

    在中國,34.%的孩子對自己花過的錢是一筆糊涂賬,

    只有15.6%的孩子非常清楚自己的錢花在了哪里,

    只有19%的孩子選擇將零花錢存入銀行。

    在英國,這個數據是1/3,德國是1/2。

    最主要的原因的是家庭理財教育的缺失,

    甚至連家長自身的都不會理財。

    大部分家長認為,所謂的理財教育就是

    “懂得珍惜勞動果實”而已。

    (4)缺乏主見

    去超市購物,選來選去總是拿不定主意;

    出去旅行,什么帶什么不帶,總是猶豫不決;

    文理分科,最后還得自己的父母拍板;

    甚至填志愿,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么、適合什么;

    到后面可能是:

    上哪工作,聽父母的,

    娶哪個姑娘,聽父母的,

    生幾個孩子,聽父母的,

    就連哪天和老婆啪啪,都得聽父母的

    難怪媽寶男無處不在。

      04  

    “不及格”的父母,才是好父母

    木木對父母小時候的“絕情”特別深刻,

    尤其是不小心跌倒了,印象中父母從來沒有就沒有過來扶過,

    有時候哭了大半天都沒人搭理,最后只得屁顛屁顛地自個爬起來。

    那時候屋外面都是泥地,

    每天就在泥地里爬來爬去,

    每到晚上,衣服上、手上、臉上就都是泥巴,

    甚至還會不小心被劃出血,

    父母就當沒看見,每天照例換套衣服就了事了,

    要是渴了,就直接打開門口的水龍頭,

    把嘴靠過去大口大口地喝,

    喝著可過癮了,

    竟也從來沒有拉過肚子,而且現在腸胃特別好。

    有時候都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父母親生的,

    長大后才發現,父母看似絕情,

    卻無形之中卻鍛煉了自己的逆商,

    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在別人眼里是多么艱難多么痛苦的事情,

    對木木而言,不過是云淡風輕罷了。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成長過程中所嘗試做的事情,

    就應該讓他們去做,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

    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父母做得太多,反而阻礙孩子的成長,

    原來有遠見的父母,都帶點絕情:

    (1)讓孩子做家務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

    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做家務的相比,

    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古人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做家務,是孩子成為精英的第一步。

    從三歲開始,父母就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做家務了:

    ·自己丟垃圾、收拾玩具、刷牙、整理床鋪、自己穿衣服;(3-4歲)

    ·擺碗筷、收拾飯桌、清洗蔬菜;(4-7歲)

    ·自己上學、打掃房間、垃圾分類;(6-8歲)

    ·使用電飯煲、洗碗;(7-9歲)

    ·會做簡單的飯菜、用洗衣機洗衣服。(8-10歲)

    (2)讓孩子自己爬起來:

    巴爾扎克說:“挫折就像一塊石頭,

    對弱者來說是絆腳石,讓你怯步不前;

    而對于強者來說卻是墊腳石,使你站得更高。”

    逆商高的孩子,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如何培養孩子的逆商,保羅·斯托茨給出了六點建議:

    1.鼓勵教育,盡可能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

    2.包容放錯,告訴孩子享受過程,而非結果;

    3.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見世面很重要;

    4.挑戰有難度的任務,培養孩子正視失敗和分析原因的能力;

    5.情緒控制教育額,不要因為一點點小小的挫折就發脾氣;

    6.長跑,長跑是訓練耐力最有效果的方式。

    (3)讓孩子學會理財

    上海百特教育咨詢中心總干事王勝說:

    “5-6歲是比較適合進行財商教育啟蒙的黃金年齡。”

    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理解要完成一件事,需要考慮

    “目標-資源-計劃-行動”之間的聯系。

    目標

    比如包一次餃子;

    資源

    需要的材料:面粉、蔬菜、雞蛋等。

    計劃

    即如何根據現有資源,制定達成目標的計劃,列出預算;

    行動

    最后則是一起動手實施,達成目標。

    其實就是讓孩子明白如何制定目標,如何盤點資源,

    再如何根據現有資源做出合適的計劃,

    預算多少?手頭的錢有多少?不夠的話怎么辦?

    久而久之就慢慢形成了如何最有效的分配資源和金錢。

    (4)讓孩子遠行

    永遠不要把孩子禁錮在自己的身邊,

    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

    你的孩子終將會選擇離你而去。

    你能做的,就是靜靜地站在原地,目送他們遠行,

    就像龍應臺說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

    只不過意味著,

    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邊,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

    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

    “不必追!”


    上一篇:如何給自己的孩子講性教育??? 下一篇:一位母親要求公開的一封信:獻給她那不懂事的
    分享到: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yourcandyshop.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国产网站_鲁大师好看视频在线观看_天天日天天操心_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_99久久免费精品色_电影AV是免费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