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ue4o"><object id="oue4o"></object></li>
  • <noscript id="oue4o"></noscript>
  • <dd id="oue4o"></dd>
  • <dd id="oue4o"><sup id="oue4o"></sup></dd>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我的位置: 首頁 > 青少年問題 > 父母必讀 >
    父母必讀

    不被愛的孩子,如何逃離童年創傷?

    更新于 2022-07-19 ? | 瀏覽次數 0

    41f2a0f40d98665dd00e8ca83d4503be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span>

     

    這是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曾說過的一句話。

     

    在生活中,總有些孩子一邊對父母表達著怨恨,一邊卻又期盼著他們的關注:

     

    “為什么他們總不肯夸夸我?”

     

    “難道我在他們心里就不重要嗎?”

     

    “我在這個家里是可有可無的嗎?”

     

    對他們來說,似乎無論自己怎么努力,都始終無法得到父母的認可。

     

    長此以往,這種不被愛的陰影,在不知不覺中投射到了他們的大半生,直至把自己也毀得七零八碎。

     

    而這,同樣也是我的故事。

     

    受到父母的影響,日復一日沉溺在過去的痛苦和焦慮中,甚至一度變成自己最討厭的人。

     

    幸好,我沒有自我放棄,我開始尋求各種方法,去自救、做心理咨詢,主動改變自己。

     

    直到后來,我才發現,其實我從未了解過自己,也沒了解過我的父母,更從未敞開接受過真實的他們。

     

    而最后當我學會和解,我也終于擁有了愛與被愛的力量。

     

    回看這段經歷,我想鼓起勇氣,把我的故事寫下來,希望給予那些同樣在經歷人生困境和創傷的人,一些力量和溫暖。

    01.

    得不到認可

    我真的配活在這個世上嗎?

     

    我的父母是非常傳統的中國式父母,他們從來不會把贊揚掛在嘴上。

     

    記得從我小時候起,媽媽經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是:

     

    "不能表揚你,一表揚你就驕傲,一驕傲你就翹尾巴。"

     

    哪怕是書法拿了獎,還是英語贏了證書,她永遠都只有一句:

     

    "很好,下次繼續努力。"

     

    時間久了,難以從媽媽身上獲得認可的我,漸漸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我真的優秀么?我真的值得活在世界上么?

     

    加上在小時候,父母的關系并不好。他們經常大吵特吵,甚至有幾次,爸爸當著我的面就對媽媽施加暴力,也包括對我。

     

    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問她:

     

    "為什么你不和爸爸離婚?"

     

    但媽媽的回答讓我很不滿,她說:

     

    "我不能讓你沒有一個完整的家。"

     

    于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內心都對她充滿了怨恨,怨恨她不認可我,怨恨她不離婚。

     

    而這些由成長經歷帶來的陰影,隨著我一天天長大,也影響了我的人際交往。

     

    考上大學后,天性敏感的我,在人際交往中像是一頭橫沖直撞的小獸,總是只顧著自己的情緒;面對同學的責難,也只會用逃避來解決問題。

     

    很快,我遭到了同學們的排擠。

     

    當我試圖向媽媽尋求安慰,得到的回答永遠只有一句:

     

    一切都會過去的。

     

    我不懂,為什么在她眼里,似乎我的感受總是不值一提。

     

    一天又一天過去,積攢的情緒無處排解,就像站在情緒的海邊,日復一日承受著潮水涌來,不斷把我沖倒、淹沒,直至窒息。

     

    最嚴重的時候,我甚至做出了自殘行為。

     

    看著手腕上的鮮血流出來的一刻,我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必須要自救。

     

    于是,我開始服用抗焦慮的藥物,用學到的知識做放松訓練。

     

    由于大學專業是心理學,所以我也嘗試過對自己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去探尋問題的根源。

     

    但越分析,我卻越痛苦。

     

    童年的家庭陰影、父母的不關注、同學的排擠......太多太多的痛苦如同發絲般裹成一個泥潭,深陷其中的我根本沒精力,也沒有任何辦法去解決。

     

    我越拼命想掙扎,就越無力反抗。

     

    決定去心理咨詢的契機,是一次情緒的大爆發。

     

    當時,父母都在外地開飯店做生意,我特意去了他們那準備過年。

     

    但就在年前的某一天,父親因為晚上關門前又要多送一單而不滿,開始啰里啰嗦,我聽得心煩,便忍不住和他吵了幾句。

     

    當時父親喝了點酒,當著外人的面,他想要拿出做父親的威嚴,于是對我動了手。

     

    那一刻,大腦一片空白,所有的情緒涌上來吞噬了我。

     

    我把身邊能夠到的東西全部扔向他,像瘋子一樣大吼大叫,完全喪失理智,控制不住情緒。

     

    母親拼命讓我吃下鎮定的藥物,也全都被我吐了出來。

     

    當天晚上,我不顧母親的苦苦哀求,直接坐最晚的飛機回了家。

     

    這次以后,父親才知道我的情緒已經糟糕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程度,他也真誠地和我道歉,再和我說話的時候,都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這時候我才意識到,我的情緒已經到了自己也無法控制的程度。

    7

    02.

    原來

    我只是害怕失去媽媽

     

    2020年春天,在家人的鼓勵和支持下,我停掉了藥物,并在朋友的介紹下,走進了咨詢師許老師的工作室。

     

    作為常年飽受焦慮癥困擾的人,我一度覺得,我的人生可能已經沒有什么希望了。

     

    但是,和許老師的相遇,卻讓我這個即將溺死的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記得咨詢剛開始的時候,當我把內心的痛苦和焦慮全說出來,內心是忐忑不安的:

     

    許老師真的能理解我的焦慮嗎,她真的能幫到我嗎?

     

    但許老師好像察覺到了我內心的矛盾,沒有第一時間安慰我,而是說:

     

    “我覺得,你在人際關系中似乎一直在“找媽”?!?/span>

     

    “找媽?”我很意外。

     

    “我能感覺到,你是一個高感情需求的人。就像媽媽對于孩子來說是唯一的,你想要成為他們唯一的朋友,或者說最重要的朋友。

     

    但是當你發現并不是的時候,你就會大發雷霆,而這也成為了朋友們逐漸遠離你的原因。

     

    聽到這個回答,我還沒來得及反駁,腦海中就突然浮起了一段記憶。

     

    那是我小時候,媽媽每次和爸爸吵完架,總是很傷心地想要去外面走走,坐一坐。

     

    可每次她一出門,我就很害怕。

     

    害怕她再也不回來了,所以每次我都會把媽媽的身份證錢包和手機藏起來。

     

    雖然我一直怨恨媽媽不離婚,但在潛意識里,卻更害怕媽媽離婚后會拋棄我。

     

    得知這一點時,我莫名其妙地就哭了。

     

    因為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對媽媽的感情其實并不是怨恨,而是既害怕(她離開),又依賴。

     

    在后面的咨詢里,主要都是我在說,許老師在對面聽,偶爾捕捉到我話語中的某個細節,或者某段情緒,然后深問下去。

     

    雖說無論講起哪件引起我焦慮的事情,到最后都會變成一場狼狽的哭訴。

     

    但每當我沉浸于負面情緒無法自拔時,許老師都能很好地接住我,引導我從焦慮無助中短暫地跳出來,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待自己的過往。

     

    有一次,我談到自己的現狀:

     

    “在婚前,我的焦慮十分嚴重,甚至一度十分抗拒媽媽。哪怕她只是想來看看我,幫我處理一些雜事,也會被我視為想要插手我的生活。

     

    媽媽很傷心,但看到她傷心的我,更痛苦。

     

    組織這些話語的時候,我沉默了很多次,也難過了很多次。

     

    可許老師只是溫柔地注視著我,這種被關注、被接納的感覺,讓我放下心來,得以繼續把自己的故事講完。

     

    我說:“我很愛我的媽媽。有時候我總想,如果沒有我,或許她的人生會過得更好。

     

    但我又很擔心會失去她,無法接受如果有一天媽媽會離開這件事。

     

    許老師聽完后,認真地對我說:“結婚這件事,似乎讓你感覺,你要離開媽媽獨自生活了。

     

    人生就像是一輛車,當它開到某個路口,我們就要學會從父母的車上下來,去找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人生。

     

    但你卻一邊希望能永遠做個孩子,永遠在媽媽的庇護下成長,一邊內心又很矛盾。

     

    所以,現在是時候可以下車了。

     

    聽到這句話的那一刻,我的內心克制不住地感到悲傷。

     

    并不是因為許老師說得不對,而是我忽然意識到,原來我潛意識里焦慮的,并不是媽媽插手我的生活,而是她馬上不再是我生活的重心了。

     

    是啊,媽媽并不能陪伴我一輩子,我也是時候開始自己新的人生了。

     

    我淚流滿面,在許老師溫柔地引導下,心里堵著的那些東西,慢慢都隨著眼淚流了出來。

     

    對媽媽的怨恨,對父親的不滿,對同學排擠的委屈……那些曾經不斷積累的壓抑情緒,最終在咨詢室里都得到了宣泄,被完全釋放。

     

    記得最后走出咨詢室時,我內心的那片潮水似乎終于平靜了下來,那種精疲力竭的、仿佛永無止境的痛苦突然得到了平息。

    3c79bbe7db71f5b76f1d57c1fcb862bb

    03.

    當我學會和解

    也終于治愈了內心的受傷小孩

     

    那次咨詢以后,我的情緒得到了很大的緩解。

     

    慢慢地,我不再糾結于自己傷痛的過去,也不再糾結于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我開始真正審視自己,接納自己的優點,也承認自己的不足。

     

    如今的我,越來越自信和開朗,在工作中慢慢獲得了領導的認可,也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后來,我也終于能做到和媽媽和解了。

     

    我不再指責她過往的教育方式,對我造成了多大的傷害,我也終于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她聽。

     

    媽媽聽完后,也真誠地向我道了歉,說其實一直知道和爸爸的關系影響到了我,只是沒想到會給我這樣的感受。

     

    那一刻,我鼓起勇氣,問出了那句一直不敢問的話:

     

    “媽媽,我到底是不是你們的驕傲?”

     

    媽媽對我說:

     

    “其實,我這輩子最大的驕傲,就是有你這么優秀的女兒?!?/span>

     

    聽到這句回答,我淚如雨下,好像內心里那個哭著鼻子找不到媽媽的小女孩,終于被媽媽被看到了,被接住了。

     

    而這一切,全都是心理咨詢給我帶來的變化。

     

    兩年時間過去,如今我還在堅持進行心理咨詢,只不過從每周一次變成了兩周一次。

     

    它帶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那種可以直達內心、直通本質的力量,讓我越來越了解自己,認可自己,靠近自己,釋放所有或正面或負面的能量。

     

    雖然它不一定能立刻給你一個確定的答案,但卻能啟發你,讓你帶著自己的思考繼續在人生的路上前行。

     

    道路的前方,或許就有著你想要的答案,但更重要的,是這段經歷中你的改變、思考與收獲。

     

    而在這個過程中,心理咨詢會一直陪伴你,走近你,治愈你。

     

    所以,最后我也想對那些同樣處于困境中的你說:

     

    如果你也正在經歷人生的低谷,陷于創傷中無法掙脫,請不要輕易放棄,可以像我一樣,勇敢尋求心理咨詢的幫助。

     

    那些看似無解的困擾,當你決定說出來的那一瞬間,奇跡,或許就自然而然發生了。

     

    - The End -

    【文章來源:壹心理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系刪除,謝謝。



    上一篇:河南領先青少年心理咨詢專家陳玲先:原生家庭的創傷是可以撫平的(上)?? 下一篇:太犟的孩子,是父母的福報
    分享到: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yourcandyshop.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国产网站_鲁大师好看视频在线观看_天天日天天操心_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_99久久免费精品色_电影AV是免费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