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戀那點事兒
更新于 2015-11-12 ? | 瀏覽次數 0
基本情況:
一位媽媽向我們講述了她最近的煩惱:“她的女兒在讀初一。最近,她發現女兒常常對著鏡子左照右照。做作業的時候,女兒常常望著窗外發呆,有時還會莫名其妙地笑。只要家里電話一響,女兒馬上會沖過去搶著接電話。一聽是媽媽的電話,女兒就會垂頭喪氣;如果是他的電話,女兒就變得眉飛色舞。對著電話滔滔不絕。那種神態,也讓媽媽想起了自己當初的初戀,只是沒這么小。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媽媽自己斷定,她的女兒早戀了!這實在令她擔憂和震驚,女兒竟然在這么小的年齡就早戀啦。試想,有生活閱歷的成年人都很難把握好自己的愛情,更何況是年僅13歲的中學生呢?其實,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過類問題,那我們該怎么辦?”
分析:
在青春發育期,由于性心理和性生理的發展,少男少女開始注意起異性,對兩性關系發生濃厚的興趣,這就是所謂的“情竇初開”。青少年認為自己的情感與思想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渴望通過行為上的嘗試、經驗上的體會來確認自己的成長與獨立。于是,早戀便在對異性的關注和對愛情的懵懂與憧憬中不期而然地產生了。
對待孩子的早戀,必須明確一點,就是要用疏導代替禁止,要用交流代替權威。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應該粗暴干預,而應該理解孩子的需求,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和認識愛的真諦,并以平等的態度與他們交流自己對人生、愛情、學業的感悟。最好是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段特點,超前教育引導,防患于未然。
建議:
一、對于處在朦朧期的孩子,要引導他們正視自己的性別角色,在與同齡異性孩子交往中做到大方、誠懇,克服拘束、害羞心理;與成年異性交往,不宜過分親昵。同時,父親對于女兒,母親對于兒子要注意親近適度,不要過分。
二、對于處在愛慕期的孩子,要教育孩子尊重異性和自我尊重,注意自身的儀表和文明禮貌,多關心班集體的事情,為集體出力,男女同學坦誠合作。不隨便盯看異性同學。這一時期正是孩子性漸漸成熟的時候,要配合學校進行科學的性生理教育,讓孩子正確對待性生理現象,以避免因生理現象而出現盲目緊張和盲目好奇。家長要認認真真、大大方方地給孩子講有關生理方面的知識和正確對待生理變化的方法。
三、對于處在初戀期的孩子,家長要教育引導他們多參與群體活動,盡量減少與異性同學單獨接觸的機會,特別是不要跟某一位異性同學過多地單獨接觸,以避免萌發初戀之倩,牽扯精力,影響學業。教育孩子與異性交往時注意自己言行,不隨便逗鬧,不動手動腳。
四、對于處在鐘情期的孩子,要教育他們全身心投入學習和集體生活之中,樹立高尚的人生目標,做有遠大抱負的青年人。讓孩子懂得戰勝自己、超越自己是成材的關鍵。要從正面嚴肅地對孩子進行婚戀觀的教育,排除不正確思想意識的干擾。另外,可通過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轉移早戀的興奮中心,使精神有所寄托。如鼓勵他們通過繪畫、演出等方式表達情緒與感受;通過參加團體活動或適當的休閑活動來拓展人際交往,學會與異性合作,建立正常、合宜的異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