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ue4o"><object id="oue4o"></object></li>
  • <noscript id="oue4o"></noscript>
  • <dd id="oue4o"></dd>
  • <dd id="oue4o"><sup id="oue4o"></sup></dd>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我的位置: 首頁 > 青少年問題 > 網癮 >
    網癮

    道理都懂,為什么還是管不好孩子?

    更新于 2016-10-23 ? | 瀏覽次數 0

    相信很多的家長也有類似的困惑,為什么知道的道理這么多,就是管不好自己的孩子?

     

    觀察了很多家長的“教育方式”,發現有3個原因,很值得我們反思,相信很多家長看后,會深有感觸。

     

    1    是不是經常對孩子說“下不為例”

     

    常常聽到父母說這樣的話,“算了算了,不過下不為例”。“好了,別哭了,媽媽給你買去就是”...

     

    你是否也是這樣的“好好父母”?這樣的父母的確容易做。說一句“算了算了”“下不為例”,不必費很多口舌跟孩子講道理,也不必費盡心思讓他停止哭泣。自己省心,孩子也高興。

     

    暫時滿足他的要求,下次不由著他性子就行了。 不少父母總是這么想,可往往事與愿違。在該拒絕或者批評孩子的時候“心慈手軟”,孩子也就在這樣的“妥協”中放任自己,甚至變本加厲。

     

    因為你破例一次,他還會貪心第二次。而父母在自己孩子面前最下不了狠不下心。等到第二次,很可能又一句“下不為例”就過去了,而忘記孩子已經無理要求兩回了。人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孩子也一樣,讓他嘗到一次甜頭, 后面就沒有罷休的時候。

     

    很多孩子,最初學會對媽媽提要求的時候,總是以試探的方式堅持自己的要求。只要媽媽的不是堅定的拒絕,孩子就會繼續堅持,甚至用哭鬧來要挾媽媽。這一招最能試探出媽媽耐心和極限。

     

    但如果媽媽非常堅決,孩子就逐漸放棄讓媽媽順從自己的念頭。相反,如果媽媽屈服了,孩子的任性行為就得到了強化。只要嘗到了一次甜頭,孩子就會抓住媽媽的弱點,繼續用任性執拗的方式讓媽媽滿足自己所有的要求。

     

    正確的做法是,涉及到原則性的事情,該不答應就不能答應。比如孩子吃飯不好好吃,非得要吃家里沒有的零食。你就得讓他明白,無論再怎么鬧,這個無理的要求就是不能答應。孩子“碰壁”了一次,知道耍賴也沒有用,下次他就不會再如此了。對于過分的要求,沒有“下不為例”可言。

     

    2    你會懲罰孩子嗎

     

    什么時候該懲罰?

     

    談到懲罰孩子,不要理解為把懲罰當成教育孩子的“尚方寶劍”,隨意懲罰。懲罰歷來是管教孩子的一種手段,但一般是在“說服教育無效”的情況下使用,它在任何時候都只是“輔助手段”。 

     

    對于上小學的孩子來說,一般不會犯多大的錯誤。但如果孩子太執拗、固執、任性,無論怎么教育都無動于衷,而有些行為若不立即制止,很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養成不良的習慣,再糾正起來難以奏效。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就得采取懲罰的教育手段。

     

    懲罰孩子一般是在孩子的行為習慣或道德品質出現嚴重錯誤的時候。比如,孩子說臟話或罵人,怎么教育都不見效;好動手打人,欺負弱小,批評訓斥都無效;撒謊、欺騙人,屢教不改,等等。

     

    孩子犯了錯誤,要讓他自己承受后果,讓他明白有些事情是“自作自受”。比如,總是欺負別人,小朋友們都不搭理他了,這就是遭到了“自然后果”的懲罰。

     

    但如果是一些非行為習慣或道德品質方面,如在智力開發或文化學習上出現了問題,不要輕易使用懲罰。因為這樣做,很容易使孩子的智力發展和學習過程蒙上痛苦和不愉快情緒的陰影。

     

    有原則的懲罰!

     

     懲罰孩子要遵守三個原則:

     

    一是不可濫用。不到萬不得已時,一般不用。

     

    二是公正合理,恰如其分。要根據孩子所犯錯誤的情節輕重、性質以及態度確定懲罰的方式,最好讓其心悅誠服地接受。過輕,起不到積極作用;過重,會傷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或引起逆反心理。

     

    三是懲罰要看孩子的個性特征、性別特征。要讓孩子在心理上承受得了,避免產生副作用。

     

    3    是不是經常照搬“聽來的”道理

     

    不知道從何時起,不管遇到什么教育孩子的問題,家長總是喜歡查電腦,翻微信,試圖找到一種“包治百病”的“萬能藥”,或者有一個無所不能的“教育權威專家”。只要擁有這些,仿佛就能解決教育孩子的一切問題。

     

    于是,為了迎合著家長的需求,無論微博上,還是傳統媒體上,教育話題已經成為最炙手可熱的話題。教育這個嚴肅的話題,也開始被許多人利用,不管對教育的理解有多少,總會制造一些熱門話題博人眼球。

     

    網絡帶給我們取之不盡的知識和信息的同時,也會魚龍混雜,甚至虛實難辨、真假難分。很多沒有經驗的家長就容易被這些繁雜的信息誤導。

     

    因此,作為家長,如何利用網絡的優勢幫助自己育兒,如何判別應接不暇的育兒知識和信息,就顯得格外重要。這就需要家長不要盲目跟風,要具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探索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形成自己的育兒觀念。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確實需要學習,但更多的應該是投入和參與,更需要的是自己的實際行動。

     

    要認真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點,判斷哪種方式對自己孩子才是最有效的,最終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確立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觀念。

     


    上一篇:為什么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后越痛苦??? 下一篇:怎么跟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相處?
    分享到: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yourcandyshop.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国产网站_鲁大师好看视频在线观看_天天日天天操心_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_99久久免费精品色_电影AV是免费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