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ue4o"><object id="oue4o"></object></li>
  • <noscript id="oue4o"></noscript>
  • <dd id="oue4o"></dd>
  • <dd id="oue4o"><sup id="oue4o"></sup></dd>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我的位置: 首頁 > 青少年問題 > 幼兒教育 >
    幼兒教育

    如何培養出人格獨立的高情商孩子?19條聽完就能

    更新于 2018-08-10 ? | 瀏覽次數 0

     

    01-

    鼓勵孩子去感知環境

    在天性和能動性的驅使下,孩子本身就有理解周遭事物的欲望。在目光所及的范圍內, 他們會利用一切機會來學習掌握各種知識(多數情況下的確是“掌”握,也就是靠手去感知)。

     

    -02-

    想讓孩子學習歷史知識,就要從身邊的問題入手:

    你為什么要吃飯 / 穿衣服,你吃 / 穿的是什么;

    對別的語言有什么感受;

    聽一聽音樂傳達了什么信息;

    看一看畫里有什么抽象和具象的東西……

     

    理解過程

     

    -03-

    大多數的學習都是自然而然的漸進過程

     

    拿游泳來說,孩子先是下到水里撲騰,接著是在水里行走和吹氣泡,最終會從基礎的劃水進步到潛泳。

     

    換成數學,孩子先是背數字, 然后才是真正地數數——把數字和物體對應起來。

     

    學習社會知識同樣是漸進的過程,孩子要慢慢地理解關鍵性的概念。

     

    -04-

    鼓勵孩子建立自己的認知

     

    大人要鼓勵孩子自己安排時間,對文化現象、事件和人形成自己的看法,獨立辨清“起初”、“隨后”、“最終”這些詞的含義。

     

    孩子也要了解自己的日常生活時間計劃,也就是小計劃,然后再將這種認知拓展到“年”、“世紀”、“時代”的概念上。
     

    -05-

    搞清楚孩子是怎樣理解事物的

     

    他首先要了解、體驗和討論概念。先是觀察和觸摸實物,然后問:

     

    “我能試試嗎?”

    “摁哪個是開機?”

    “開機后會出來什么?”

    “人們什么時候開始用電腦的?”

    ……

     

    之后再通過設想和研究, 獲得答案,最后是借用這類基本元素編成一個自己覺得合理的故事。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

     

    如何回答孩子的提問?

     

    -06-

    教育有一條黃金法則,那就是“所有問題都是好問題。”

     

    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孩子可能會讓家長回答“古代人是怎么上廁所的?”或者“為什么富蘭克林在放風箏引雷電的時候沒被電死?”

     

    遇到這種問題時,家長的最佳答案應該是,“問得好,我們來研究一下”。

     

    然后和孩子一起,去翻閱資料。這樣一來,家長就為孩子樹立了榜樣,讓孩子知道該如何向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或其他專業人士求助,以及如何從網上搜索信息。

     

    -07-

    不要擔心自己在孩子面前出丑,孩子也不知道答案。

     

    孩子們會效仿家長,向家長提供想法并展開合作,這樣只需要幾年時間,孩子就會自己做研究了。而且他會學到寶貴的一課:無知并不可怕。

     

    -08-

    如果被問到一個難以啟齒的問題,家長可以反問孩子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在涉及死亡、戰爭、犯罪、生殖這類棘手問題時,大人很難寬容地對待孩子的疑問。

     

    我自己就清楚地記得,小時候大人總愛說的一句話便是,“小孩子現在不需要知道這個, 等長大了就明白了”。我那時候還真的以為,等自己長大后,這些問題的答案會在一夜之間浮現在腦海中。

     

    小時候的我也有這樣那樣的想法和擔心,有的是對的,有的是錯的,但都不敢說出來,因為大人已經搶先一步回絕了。

     

    其實,孩子提問只是因為他看到或聽說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還要注意,作答時不要給出過細的信息。大致地描述一下,不要太詳細。除非孩子催你講,再談論細節。當好奇心得到滿足時,孩子會讓你知道。同時,不回絕問題也可以表現出你對孩子的信任與尊敬,即相信他具備理解能力。

     

    -09-

    和孩子分享遇到的疑問,不要著急給出確切的答案,而是迅速鼓勵孩子思考并自行得出結論

     

    把你感興趣的事情用開放式的問題提出來:“我在想,要是不打預防針你會怎樣?”

     

    和孩子一同探索不熟悉的領域(而不是將其限制在大人的經驗范圍之內),讓他挑戰你的想法,找出你的錯誤。

     

    也讓孩子知道, 犯錯是學習的一部分,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不過也沒必要刻意犯錯。)

     

    如何讓孩子看待歷史與文化?

     

    -10-

    給孩子讀各種各樣的歷史故事。

     

    當孩子了解了更多歷史,看過了藝術作品,聽到了音樂,或者觀賞了舞蹈,就會把這些經歷填補到自己的學習結構中。

     

    你們可以聊聊過去是什么樣子的:

     

    什么時候有人類?

    過去人們吃什么?

    在哪兒睡覺?

     

    孩子會對過去的歷史時期感興趣,而且當他了解到新東西時,會結合已知的知識描繪出一幅更完整的畫面。比如,中國古代有皇帝的時候,恐龍還活著嗎?

     

    -11-

    和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樣,有關歷史問題也沒有死板答案。

     

    歷史是一部故事書,歷史充滿神秘感。

     

    歷史其實每天都在發生,而且大部分歷史事件都不會被記錄下來。人們以前過著不一樣的生活,而生活在慢慢改變,留下的只有線索。

     

    -12-

    不要輕易讓孩子對一件事下定論,同時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孩子有必要知道,為什么人與人之間既有相似也有不同。

     

    如果孩子嘗了一道新菜,試了一套新衣服,或者聽了一句方言,鼓勵他把這些看作有趣別致的新事物,而不是出格、怪異的東西。

     

    怎么教孩子與人打交道?

     

    -13-

    孩子需要掌握幾種和他人打交道的策略,這樣便能大膽明確地亮出立場,同時禮貌地說出要求

     

     

    • 握手。

     

    對孩子來說,握手是很有效的方法:可以了解對方的習俗,可以向任何年齡段的人打招呼;能克服羞怯,還能應對過度親熱的成人。

     

    • 合作,但也學會拒絕。

     

    孩子把玩具或手工作品拿到公共場合,想一塊兒玩就必須得到他的許可,要問:“我能和你一起玩嗎?” 

     

    而孩子回答得也要有禮貌:“不能,但是我要謝謝你先征求我的同意。我今天想自己做這個。”或者,“沒問題。你可以做這個部分......”

     

    -14-

    當你不想給孩子提供幫助的時候就拒絕,并和孩子協商任務分工

     

    孩子在自己做事情的時候也要學會運用這種表達方式。

    真正的合作意味著,人們要就做什么和怎樣分工達成一致。
    如果孩子知道他們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興趣和喜好,就會表現出更多的自信和更少的擔心。

     

    -15-

    利用書籍、雜志、平板電腦、報紙等各種途徑,讓孩子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故事

     

    用照片、過往經歷、地圖和明信片打造有關你和家人朋友的故事。

    幻想一下在其他星球上的生活, 想象孫悟空就躲在周圍,想象去別的地方旅行。——這些都是故事。

     

    -16-

    在社會中,沒有什么比尊敬、協作、靈活地對待問題更有價值了

     

    在幫助孩子理解自身文化的同時,創造出一種氛圍,讓他接受不同的文化、人種和意識形態。

     

    如果你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學會這些,他就比那些只會學習書本知識的孩子具備更大的優勢。

     

    讓孩子擁有故事思維

     

    -17-

    愛護孩子的初心

     

    古時候有這么一個人,他把自己做過或見到的事情講成了故事,于是他便成了古往今來的第一位歷史學家。

    早期的畫家和音樂家也是一樣,他們把自己對世界的感受整理了出來,為他人解讀了世界。

    所以,當孩子在描述一幅畫,或者講洋娃娃的故事的時候,大人要仔細傾聽。

     

    -18-

    鼓勵孩子把眼前的事情編成故事

     

    “要是碰上了那種恐龍該怎么辦?”

    “走到洞穴里,看到了一幅千萬年沒人見過的巖畫,是什么感受?”

    任何美術、音樂和文學作品,都代表了一種聯系,是生活的體現——和考古學家從地下挖掘出的遺跡同等重要,或者說更為重要。

     

    因為前者可以表達人內心的想法,而不只是一件能摸到或看到的東西。

    -19-

    和科學一樣,歷史也在不斷發展。今天人們廣泛認可的歷史故事,在昨天曾是大膽的宣言,到明天則成了過時的理論

     

    等孩子上學的時候,教科書會改頭換面,某些政治正確的表達和史實的說法都會發生變化。

     

    • 鼓勵孩子秉持開放、靈活的心態,讓歷史真正成為他自己的故事;

    • 鼓勵孩子去接受各種理念,去探索、揣摩這些理念;

    • 鼓勵他從中找到對自己最有意義、對地球上的其他人也最有意義的那一種。

     

    過去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孩子,家長像做雕塑一樣把孩子雕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然而現代的教育理念認為,對象應該是環境,家長應該做的是創造環境,讓孩子長成他自己的樣子。



    上一篇:愛自己,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愛?? 下一篇:深度探索:九種不同類似的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
    分享到: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yourcandyshop.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国产网站_鲁大师好看视频在线观看_天天日天天操心_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_99久久免费精品色_电影AV是免费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