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ue4o"><object id="oue4o"></object></li>
  • <noscript id="oue4o"></noscript>
  • <dd id="oue4o"></dd>
  • <dd id="oue4o"><sup id="oue4o"></sup></dd>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我的位置: 首頁 > 青少年問題 > 厭學 >
    厭學

    “管”出來的厭學

    更新于 2016-01-19 ? | 瀏覽次數 0

            “老師,我該怎么辦?我簡直要被孩子氣死了……”一個8歲孩子的母親在電話里無助地表達著:“我的孩子今年才上小學二年級,就已經開始厭學了。做功課一點都不自覺,每天都要我在旁邊催促,本來頂多1個小時的作業非要拖拖拉拉弄兩三個小時。好多次我都忍不住大發脾氣。前兩天,我終于動手‘打’了他,他大哭著說‘你不是我媽媽’,聽得我很傷心。其實,我本來很反對‘打孩子’的,從小我就沒有打過他,可這次實在是忍不住了……”
     
      像這樣的電話,已經不是第一次接到了。母親陷入自責與無助中,而那個8歲的孩子也顯然遭受著學習的折磨。聽著那個母親的述說,不難想象這樣一幅畫面:孩子懶懶地坐在書桌旁,拿著筆心不在焉地寫寫停停,母親在旁邊心急如焚地催促著“快點,快點”;隨著時間的推移,母親看得越來越不耐煩,催促的聲音越來越響,孩子開始反駁——“我不是在寫嗎?煩死了!”然而筆還是不緊不慢地動著,而且不時提出“想喝水、想上廁所”等等的要求;母親更加生氣,終于忍不住發火了、甚至動手了,孩子嚇哭了,開始邊抽噎邊完成最后的作業……
      據兒童
    心理咨詢門診統計,大約有43.6%的來訪問題是關于孩子學習的,而且普遍的問題與這個電話里反映的極為相似:孩子智商都很正常,甚至優秀,但缺乏學習動力,做作業拖拖拉拉,注意力總要分散;親子之間因功課而關系緊張,父母感到焦慮而無奈。“可憐天下父母心”,雖然父母們付出了如此多的心血,但如果分析其間的原因,卻會發現孩子的“厭學”或者在學習上的“惰性”很大程度上恰恰是被父母“管”出來的。在新的9月開學之日,希望本文能給各位父母帶來“管”的啟示——
      “管”出了
    厭學
      1、管出了“壞情緒”
      腦科學研究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情感在人類學習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情緒狀態有利于工作與學習;反之,不良的情緒狀態則會降低效率、阻礙目標達成??茖W家最新研究發現,不良情緒激發出大腦中的一種蛋白激酶C能削弱記憶能力和判斷能力,而且蛋白激酶C的增多可導致人患上精神分裂癥和憂郁癥。
      現在再來看那個8歲的孩子,試想如果每天他在做功課的時候,都被“管”得哭哭啼啼,被“管”得心生厭煩,又怎么可能喜歡學習、喜歡寫作業呢?年齡越小的孩子,其學習的方式越具有“體驗性”,也就是越顯示出“情緒化”的特點:情緒好,就會喜歡做,而且做得快,覺得作業少;反之,則會覺得作業好多、好難,寫作業的時間過得好慢。那個母親一心想讓孩子做得快,但卻恰恰起了反作用:不斷激起孩子的消極情緒,讓孩子越發累積了對學習、對作業的消極感受。長此以往,孩子對作業、對學習自然就建立起了一種“消極條件反射”,只要一想到或者一看到作業、學習就要反感了,這其實并非作業本身可惡,而是做作業的過程連結著太多的“消極體驗”;或者說,孩子根本還沒有真正進入“學習”,還沒有機會領略“學習”,就已經“
    厭學”了。
      2、管出了“賴孩子”
      為什么要“管”?當然是因為在大人看來,孩子還不具備獨立的能力。對于孩子而言,當然是要管的,可如果每天在孩子做功課的時候,都不斷催促或者提醒“這里錯了,那里要改”,這樣的管則只能管出“賴孩子”,讓孩子在每日的“管”中越發對學習沒有信心,越發在思維與情感上依賴大人了
      其一,思維上的依賴。知道有大人會陪他做功課,有不懂就會有答案,孩子自己動腦的主動性就降低了。而且往往大人在旁邊,根本也不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大人們總是認為:這么簡單的題目孩子還遲疑,那一定就是不會,于是他們總是忍不住會將答案告訴孩子。即使會給孩子思考時間,但一般都很短暫,而且孩子也已形成了“思維依賴”,懶得自尋煩惱,反正等一等就會有答案的。于是原本“做功課”是為了孩子進行知識鞏固,現在反倒成了家長的“重操舊業”,孩子到成了動手不動腦的學習“傀儡”。有的孩子在“陪讀”下竟連考試時題目都不知讀,亂做一氣。
        其二,情感上的依賴?,F在城市里的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庭,本來孩子就缺乏玩伴,情感上不乏孤寂感。一旦做功課時,被陪慣了,他們就很難適應獨自一人做作業的過程,非要有大人在旁邊才能“動”起來。
      而且這兩重依賴還會影響孩子課堂的專心程度,很多孩子將課堂學習時間用于玩耍、想入非非,而回家做功課時間成了家長給上課、練習的時間。

      您會這樣“管”嗎
      下面有10道題目,請您自己測一測,看是否符合您平時“管”孩子的方式,如果有3道回答為“是”,那么您就很可能將孩子“管”出“
    厭學”——
      *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總是愛催促孩子,讓他“快點,快點”。
      * 一進家門,我第一句話通常就是問孩子:“作業寫完了嗎?”
      * 我總是會因為孩子的功課而與孩子發生沖突。
      * 我總是問孩子:“你為什么這么不愛學習?”
      * 我一看到孩子寫錯字,就會給他指出來讓他更正。
      * 我總是會對孩子說:“考試考好了,就給你......”
      * 我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總是給他布置一些任務,比如:去公園可以,但回來要寫一篇小作文。
      * 雙休日,我總是給孩子安排額外的學習任務。
      * 我經常會當著孩子的面,問親朋好友:“你說我家XXX的學習怎么辦???”
      * 我經常當著孩子的同學說:“你看人家XXX的學習多好,你怎么就不行呢?”
      改善不當的“管”
      不當的“管”破壞了孩子的學習情緒與學習自信,改善“管”有很多的方法,以下僅介紹幾個供參考——
      1、給孩子創造“學習”的驚喜
      做父母的,要盡可能為孩子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盡量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少發脾氣,相反還要多給孩子一些“驚喜”。比如,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問“作業做好了嗎”,而是先擁抱一下孩子;在孩子的作業本里,夾上一張鼓勵的紙條;無條件地給孩子一點小禮物等等。
      2、鼓勵孩子“笑對學習”
      “管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孩子自己“管自己”,所以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激發孩子內心的力量。有研究表明:笑的時候,更多血液輸入大腦,同時帶來更多的氧。笑還能導致大腦向血液中釋放一種化學物質,減輕學習的痛苦感,并使人感到舒服。而如果有“幽默感”,那更會極大促進學習,據說幽默能夠使記憶保持率從15%提高到50%,因為幽默能夠創造積極的情感氛圍,并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所以您可以教給孩子以下技巧:
        (1)積極的自我暗示
      前蘇聯心理學家西·索洛維契克曾做過一個實驗,證明了積極的自我暗示能夠激發良性的學習情緒,從而培養起對學習的興趣,促進思維、提高學習效率,他是怎么做的呢?首先,他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一門不太感興趣的課程,在每天開始上這門課或學習這門課的內容之前,完成以下幾種活動:
      a.面帶微笑、搓著雙手,還可哼唱自己喜歡的歌曲,總之是做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樣子,而且讓自己充分感覺到這一點;
      b.腦子里不斷地想:下面的學習內容將是我能夠理解的,我將高興地學習;
      c.提醒自己:一定要努力地去學習,要比平時更細心一些,要花更多的時間。因為細心就是對學習產生熱愛的源泉。
      結果,實驗極有效地改變了同學們以前的消極學習態度,解除了原來的苦惱,并從探索知識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樂趣。參加這個實驗的3000多名小學生中,絕大多數都成功了,他們開始對原來最感頭痛的課程產生了興趣。而報告失敗的信件只有幾封。這個實驗十分簡單,而且一般只需持續3周左右,便可奏效。如果您的孩子正為在學習“頭疼”,不妨如此一試?
      (2)大聲鼓勵法
      “大聲鼓勵法”其實非常常見,就是大聲地將鼓勵的話念出來,以起到鼓舞士氣、激勵人進取的作用。比如,在看排球比賽的時候,你一定常??吹疥爢T們相互握手,并大聲高呼類似“加油,加油”的口號;在“勇者總動員”之類的探險節目中,你也會不時看到參賽者大聲為自己鼓勁“我一定行”。而那種古戰場上的號角,是不是也是一種“大聲鼓勵”的方法呢?“大聲鼓勵法”是一種積極語言的自我反饋,一般我們在聽到“好話”的時候都會更高興吧?當然,如果孩子比較“內向”,父母可以先做表率,或者先大聲對孩子表示鼓勵!
      3、維護孩子的“社會面子”
      所謂的“社會面子”,就是孩子作為一個社會人所需要的“面子”,包括在同學、在親戚、在老師等他人面前的尊嚴。俗話說,“樹要皮,人要臉”,這不單對成人而言,對于孩子同樣適用。否則孩子會暗暗記在心中,以后用他的方式慢慢折磨你——如果你當著同學的面,說:“看人家XXX,作業多自覺,你呢?怎么看,怎么難受,你能不能長進點?”那么,你會發現,孩子以后的問題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不聽話,脾氣也大了,好像越錯越有理。其實這都是被你逼的,誰讓你不給孩子留點面子,讓孩子的同伴“笑話”他!因此,父母切記:不要在他人面前說孩子太多壞話,尤其是那些實際上根本無法幫你的人面前,即使宣泄一下情感,也要囑咐“不要告訴孩子??!”建議父母最好到心理醫生處一吐為快,然后學習合理的辦法。同時,在必要的時候,要記得幫助孩子找回面子,看看下面的小故事,或許您會得到更多啟示——
      在“管”小侄子的過程中,有很多的故事,其中一件想必一定讓小侄子大吃一驚吧:
      有一天早上,小侄子發現有一張做好的語文卷弄丟了,怎么也找不到,于是老師又給了他一張,告訴他做好后第二天交上來。我知道,小侄子那張卷子是一定做過的,因為我當時就在旁邊,還簽了字?;氐郊依?,仍然找不到??赡翘斓淖鳂I特別多,第二天還要測英語單詞,小侄子有些心煩意亂。于是,我對小侄子說:“琮琮,這樣吧,我寫個紙條給老師,告訴她,你確實完成了那張卷子,只是一時不小心找不到了,今晚功課太多,希望能周末補做那張卷子。怎么樣?”小侄子可能沒有想到我會為他去“求情”,因為平常爺爺、奶奶總是按老師說的督促他,他瞪著我問:“姑姑,這樣能行嗎?”我說:“當然行了,姑姑也當過老師,老師會同意的!不過,你雙休日可要多做一張卷子了。”他笑著趕快點頭:“好的,好的。”
      就這樣,一張“說情條”讓小侄子安心度過了那個晚上,第二天又高高興興去上學了。做大人的,在配合老師工作的時候,也要善于協調孩子與老師的關系,幫助孩子維護形象。否則那天晚上硬逼著小侄子完成那張卷子,誰知道他會對老師和我有多大不滿,而且也一定是寫得亂七八糟的......
     


    上一篇:期末孩子多厭學 心理專家稱無“特效藥”?? 下一篇:熊孩子不想上學該咋辦?
    分享到: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yourcandyshop.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国产网站_鲁大师好看视频在线观看_天天日天天操心_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_99久久免费精品色_电影AV是免费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