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ue4o"><object id="oue4o"></object></li>
  • <noscript id="oue4o"></noscript>
  • <dd id="oue4o"></dd>
  • <dd id="oue4o"><sup id="oue4o"></sup></dd>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我的位置: 首頁 > 青少年問題 > 厭學 >
    厭學

    孩子無效學習的四種表現

    更新于 2019-12-13 ? | 瀏覽次數 0

    大家都說“越努力,越幸運”,但是現實生活中也會看到,有些孩子上學非常努力,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問問題,認真寫作業、認真復習……

     

    可是,很多這樣努力的孩子學習卻始終處在中游,上不去。家長有時候還責備孩子不努力,其實,你真的錯怪了孩子!

     

    你的孩子也許已經足夠努力,只是學習方法有問題!方法不對,不管多努力,也是徒勞。

     

    下面是4種無效學習的信號,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01

    盲目模仿,沒有主見

     

    有的孩子對待學習充滿熱情,今天看見同桌買了一套新的英語卷子,就讓家長也去買一套。

     

    看見鄰居家孩子用APP去背單詞,自己就放棄了用課本背單詞。

     

    在網上看見一個學霸買了電子詞典查單詞,自己就扔掉了英語詞典。

     

    每個人的學習進度、學習方法都是不一樣的,不能覺得別人的卷子好就拋棄了自己買的練習冊,也不能看見別人怎么樣自己也怎么樣。

     

    適當的參考別人的學習方法是可以的,但是照搬、沒有主見則是盲目的。
     

     

    看著孩子很忙,但是都沒有對別人的學習方法加以辨別、盲目照搬,其實都是在做無用功。

     

    自主學習意識缺失,處于被動、消極的地位,只會照搬別人的學習策略,也是無效學習的一種。

     

    家長回家后翻看給孩子買的學習資料,是不是也是寫了幾頁就不寫了?

     

    如果有,請不要再給孩子買新的學習資料了,讓他將一本寫完、吃透知識點,再考慮是否新買一本。

     

    讓孩子堅持一種學習方法,比來回更換更有效。應該讓孩子意識到:學習在于內容,而不在于學習的承載物,用課本背單詞并不比用APP差。

     

    02

    只會“輸入”,不會思考

     

    在現實中我們常見這樣的情況,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見一道特別難的題目,左思右想始終不能想起來,最后決定翻看習題冊后面的答案。

     

    看了一遍以后恍然大悟“哦,原來這道題是這樣計算的,還挺簡單的!”

     

    可是這道題真的簡單嗎?過一段時間再讓孩子重新計算一遍他還會計算嗎?

     

    當然不會。因為解題的過程他只是參觀了一遍,但是從來沒有在心里演算一遍。

     

    所以,我們總能看見孩子的數學作業錯題很多,孩子后來都認認真真訂正了,寫得密密麻麻一大片。錯題本、試卷、作業都寫得很認真,但成績總是上不去。

     

    最重要的是做對題,要充分理解每一題的思路。如果不經常去分析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拒絕做出調整,那么只能叫磨洋工或者叫重復勞動。
     

     

    重復勞動最大的特征就是反復地去做對事情結果沒有實質影響的事情。

     

    上課時候只去聽老師講,而不去思考為什么老師會用這種方式去解答題目。對于學習來說,單純地輸入是沒有用的,要學會在輸入的時候思考,學會用心看,而不是只用眼睛看。

     

    家長可以時不時抽查孩子的作業,問問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學會了,對知識點到底掌握了多少。每隔一段時間對孩子之前寫錯的難題進行提問,將孩子寫錯的題用試卷的方式進行整理,讓孩子“模擬考試”。

     

    在平時生活中也要多注重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多讓孩子思考“為什么”,而不是事事讓家長包辦。

     

    用提問、檢查的辦法去“逼迫”孩子多思考、多動腦。

     

    要知道,一個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和傾聽能力的合力才是真正的學習力。

     

    03

    沒有計劃,三心二意

     

    一線教育專家曾經提出過兩種最無效的學習方式:一是連續學習一門功課3小時以上;二是腦子里想著數學,眼睛卻在看英語。

     

    復習的時候,若是不會靈活地安排自習科目,就會導致效率低下。

     

    連續學習同一門科目勢必會讓孩子身心疲憊,產生厭倦;而在學習中沒有合理分配時間會讓孩子在復習中摸不著頭腦、產生緊張心理。

     

    拿起數學卷子的時候心里想著今天的英語單詞還沒有背,復習的內容太多會讓孩子手忙腳亂,不知道優先復習什么科目比較好。

     

    家長看著孩子伏在桌前認真復習,一會兒翻看數學書,一會兒翻看英語書,覺得孩子挺認真的,其實孩子只是不知道先復習什么好。

     

    在糾結中搖擺不定,往往浪費了復習時間,還會加劇孩子的煩躁心理。

     

    因此,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合理規劃復習時間,做好規劃??梢宰尯⒆咏徊鎻土?,每次復習結束后都留有緩沖時間。

     

    04

    “表面學習”,流于形式

     

    有的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特別認真,一個字都不準出錯,一旦寫得不好就擦掉重新寫,看著寫了一個小時的作業,其實都是都是在浪費時間。

     

    有的孩子喜歡干這樣的事:上課的時候將老師講的內容、PPT上播放的內容全部記在本子上,然后回家以后再將這些草草記下的內容謄寫在一個精美的筆記本上。

     

    上課的時候身板挺得直直的,老師講課的時候也是全神貫注的樣子,但是實際上思想開了小差,早就跑到九霄云外了。

     

     

    不走心的努力,都是看起來很努力。

     

    孩子不應該有“努力的幻覺”,低效的學習某種程度上就是半吊子,這樣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實在得不償失。

     

    這些孩子都是學習中的“演員”,寫的筆記、上課假裝認真的樣子都是做給別人看的。

     

    我們經常被孩子的低質量勤奮蒙蔽了雙眼,覺得這就是在努力,而很多時候,低質量的勤奮掩蓋下的,才是真懶惰。

     

    這種“表面學習”不僅會讓孩子成績下降,還會讓孩子產生“我很努力了,但是仍然學不好”的心理,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我們不要覺得孩子回家后知道學習就萬事大吉了,還要對孩子的學習效率進行檢查,要學會辨別孩子是“真勤奮還是假勤奮”。

     

    一旦發現孩子在進行無效學習,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的態度和行為,讓孩子明白“什么樣的學習才是有效的”。

     

    如果我們能夠及時發現和幫助孩子改變無效學習的狀態,并且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孩子的學習一定會大有好轉。

     


    上一篇:好好的孩子, 到底為什么抑郁了??? 下一篇:當你的孩子拒絕上學,可能是“家”生病了
    分享到: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yourcandyshop.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国产网站_鲁大师好看视频在线观看_天天日天天操心_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_99久久免费精品色_电影AV是免费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