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ue4o"><object id="oue4o"></object></li>
  • <noscript id="oue4o"></noscript>
  • <dd id="oue4o"></dd>
  • <dd id="oue4o"><sup id="oue4o"></sup></dd>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我的位置: 首頁 > 心理障礙 > 社交恐懼 >
    社交恐懼

    不用合群,真實的你就足夠好

    更新于 2018-09-03 ? | 瀏覽次數 0

    很多年輕人,陷入了一種叫作“假裝很合群”的癥狀里。

     

    明明周末想去圖書館學習,舍友卻都在刷劇打游戲談戀愛,為了不被孤立,你只好追隨他們的生活作息;明明想把下班時間用來做點自己喜歡的事,卻為了合群去喝酒應酬、唯恐被同事排擠;明明不愛看綜藝,但身邊的姐妹都在追《創造101》,為了找話題,你不得不聊起了幾個選手;明明一個人活得比誰都要精彩,卻害怕被世俗稱作“剩女”,只好答應相親、一次又一次地妥協。

     

    終身成長詞典詞條《98:羊群效應》中說:心理學上有種現象,叫“羊群效應”:在一個集體中待久了,從眾慣了,就會逐漸喪失自己的判斷,淪為集體意志的奴隸。但正如毛姆說的那樣:“就算有五萬人主張某件蠢事是對的,這件蠢事也不會因此就變成對的。”你以為你在合群,其實只是在被平庸同化。

     

    有人說:在一個糟糕的環境里,合群有一個同義詞——浪費時間。時間是最公平的,每個人都只有雷打不動的24個小時。你將時間花在“合群、為別人而活”上,就注定花在“自我提升”上的時間就少了。

     

    當你合群時,你是真的喜歡,還是在偽裝?逼著自己合群,不辛苦嗎?對我來說,一直保持真實是很簡單的事兒,不管我想什么感覺什么,我說的和感覺想是一致的!我從來不會說,沒有百分之百感覺的事情,我情愿什么都不說,也不會去說假話。——邁克爾

     

    知乎網友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有一個研究生室友,每天早上6:00起床,雷打不動聽CNN,然后跟著念,堅持了三年。畢業后其他人都去考公務員或者進企業,只有那個室友走了一條不尋常路,去阿聯酋航空做空乘。于是,在所有合群的人都朝九晚五、活得越來越平庸的時候,他已經飛遍了千山萬水。后來可能是飛累了,五年后他又回國考了公務員,找了個專業對口的職位,幾年攢下的錢在單位附近買了個小公寓,一直未婚。他每個假期都飛國外,許多國家他當空乘時已經去過,再去深度游。

     

    對比之下,我們的合群顯得多么平庸無趣:我們按部就班地生活,在大學里肆意揮霍著青春,畢業后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再努力攢錢,幻想有一天能周游世界。而不合群的他,趁年輕先周游了世界,看夠了風景之后,才回來安家立業。人和人之間的區別,也許從十年前某個清晨6:00就已經開始了。

     

    有人天天早起學習,不顧他人的冷言冷語,為自己的目標堅持不懈地付出努力。而另一部分人卻為了合群,為了不顯得格格不入,拼命地融入集體、偽裝自己。

     

    莊子說: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那些真正優秀的人,往往更有逆流而上的勇氣。他們只追逐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不活在別人的眼光里,只為做出令自己無悔的選擇。

     

    比起偽合群,那些不太合群的人,有時候反而顯得更可愛。

     

    就像梁朝偉,不喜歡交際應酬,總是和外界保持著一定的疏離感。劇組拍完戲,大家一起出去喝酒唱歌,梁朝偉卻幾乎不參加:“你們玩,我回家。”張國榮、王菲等一幫朋友在他家打牌,大家玩得不亦樂乎,而梁朝偉卻一個人躲在旁邊喝茶。內向又不愛交際的他,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有聲有色,比任何人都享受孤獨。

     

    他會自己買張票去中央公園看雪景;

    他沒事的時候就在片場放煙花,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看流星;

    他甚至上了4天3夜的禪修班,在簡陋的房屋中感受自己。

     

    就像意大利導演費里尼所說:要擁有很多內在資源,才能享受獨處。太多人在迎合別人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而他卻在獨處中找到了內心的邊界與平和。

     

    又像陳道明,在充斥著浮躁與誘惑的娛樂圈,不愛聚會、不接應酬。不說客套話、不怕得罪人、不跟圈子妥協,盡力把每一部作品演好。不合群的他,喜歡在獨處中沉淀自己。他會彈鋼琴,會演奏薩克斯、手風琴,在拍戲的間隙,他習慣用音樂獲得內心的平靜;他愛看書,從魯迅、胡適,讀到李敖、北島,被稱為“中國讀書最多的演員”;他喜歡畫畫、書法和下棋,在家拿著毛筆抄《道德經》,還經常為女兒做糖人、面人。

     

    鮑爾萊說:“一個人成熟的標志,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對于別人而言毫無意義。”你不需要刻意去合群、去放棄自己融入集體。該來的自然會來,該走的注定要走。適當地將精力多花在自己身上,學會與孤獨握手言和,我們會活得更舒適。

     

    合群還是獨立?說到底,這只是一種選擇。沒有所謂的對錯,關鍵是聽從你內心的想法。如果你為了不顯得格格不入,而逼迫自己去迎合別人,不敢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這才是問題。

     

    余華的《在細雨中呼喊》有這樣一段話:“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有時我也會因為寂寞而難以忍受空虛的折磨,但我寧愿以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恥辱為代價去換取那種表面的朋友。”

     

    就像邁克爾老師說過的那樣,真實就是如是如是對待自己,不刻意,不迎合,真實的你,就很好。

     


    上一篇:自信,就是我允許自己被否定?? 下一篇:為了避免失敗,你拒絕了一切開始 | 不自信究竟
    分享到: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yourcandyshop.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国产网站_鲁大师好看视频在线观看_天天日天天操心_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_99久久免费精品色_电影AV是免费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