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ue4o"><object id="oue4o"></object></li>
  • <noscript id="oue4o"></noscript>
  • <dd id="oue4o"></dd>
  • <dd id="oue4o"><sup id="oue4o"></sup></dd>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我的位置: 首頁 > 心理障礙 > 社交恐懼 >
    社交恐懼

    為什么你那么在意別人的看法?

    更新于 2019-10-31 ? | 瀏覽次數 0

    自古人言可畏,眾口能把金都給爍了,何況是自己那顆玻璃心呢。

     

    一旦被質疑,自我就開始動搖,如果被一群人質疑,那肯定是自己太糟糕,若是被一片蒼茫的口水淹沒,那脆弱單薄的自我就干脆原地瓦解。

     

    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干什么?

     

    整個人都瞬間變得毫無價值。

     

    為了避免這種飛灰湮滅式的痛苦,只能迎合他人的預期。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評價,不過是為了保證自己的言行均在大眾的認可和期待之內。

     

    于是,知其短,藏其拙,敬畏人言,夾著尾巴活成了一種磕磕巴巴的姿態。

     

    越在意什么,就越會被其所囚禁束縛。

     

    金剛心的內核心法是:我只負責做我自己,你討厭我?抱歉,我不care。 

     

    瞬間將他們從人言的牢籠中解放。
     
    在意他人看法,根源在于:核心自我感缺失。

     

    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真的重要嗎?

     

    重要。在早期的成長中,重要客體的“鏡映”是幫助一個人形成自我認知,建立核心自我感的來源。

     

    父母或其他重要客體給予積極、正面的反饋時,我們會認為自己是好的、值得被愛的;

     

    相反,如果總是被質疑和批評,或者得不到穩定的反饋,又或者被不斷的忽視,那自我感的建立就會受到影響。

     

    缺什么就會想要什么,虛無縹緲的自我感從潛意識深處不斷翻涌出匱乏之意,慫恿人從外界獲得積極的評價,來肯定自己的價值,彌補這種缺失。

     

    隨著成長和社交拓展,這種未被滿足的需求從父母身上,逐漸蔓延至身邊接觸到的每一個人。

     

    但是實際上,我們很難再遇上可以取代父母的重要客體,即便有,錯過了早年自我感建立的黃金時期,也始終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于是,就陷入一種對積極評價的狂熱渴望之中,自我感隨著他人的看法忽明忽滅。

     

    除此之外,核心自我感缺失還會讓人執念于理想自我,而對現實自我的悅納程度極低。

     

    這其實是一種對于缺失的防御,由于自我感是破碎的、負面的,無法被接納和整合,就會用想象中完美的自己來抵抗這種焦慮,只有把自己切換成理想自我狀態,才會覺得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但理想易幻滅,尤其經不起質疑或者攻擊,所以這樣的人大部分時候都表現得非常敏感、自卑,如履薄冰、唯唯諾諾地討好和迎合他人的用意,實則在于維護自己構建的不堪一擊的理想自我。

     

    這也導致了他們對關系的邊界感極為模糊,尤其在自我感強的人面前,輕易就會被卷入對方的能量場,變成了一具失去靈魂的空殼,別人隨時可以操縱自己的想法、行為甚至命運。

     

    周國平曾說:我從不在乎別人如何評價我,因為我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是沒有把握的,就很容易在乎別人的看法了。

     

    核心自我感缺乏,就是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對自己沒有把握。
     
     
    那核心自我感充沛而穩定是怎么一種體驗呢?

     

    首先,他們有著超強的自我悅納度,你們都不能接納的部分,我自己欣然接納。

     

    很多時候,被外界攻擊輕易激起的情緒,以及之后的潰不成軍,其實是因為已經自我攻擊很久了。

     

    然而,由于對于現實自我的不完美是接納的,他們有著更高的自我整合度,不會將這部分迫不及待的投射出去,而是能穩穩的接住外界負面的聲音和攻擊。

     

    隨后,他們就可以很好的保持自我忠誠,忠于自己內心的看法和聲音:

     

    我是怎么樣的,自己心里門兒清,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

     

    其次,對于關系的處理,會更加靈活和有邊界感。

     

    在他們的認知里,一段關系的維系,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情感和利益是最主要的兩部分。

     

    并且,“你怎么認為”是你的事兒,“我是怎么樣的”是我的事兒,用阿德勒“課題分離”的觀點來處理,各自認領自己的task就完事兒了,我為啥要因為你的事兒煩惱呢?

     

    這就是關系中的邊界感。

     

    套用那句幸福人生咒語:關我屁事,關你屁事。

     

    早年被黑得體無完膚的楊冪也說過:

     

    大眾輿論我沒有辦法控制,好的壞的,是真是假,重要嗎?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一步一步踏踏實實走,準沒錯。

     

    這些“不在意他人看法”背后的強大心理支撐,讓他們既忠于自己,又忠于目標,足以開啟一個活出自己的彪悍人生。
     
     
    都知道活出自己很爽,可是過了關鍵時期,不是很難再建立起穩定的自我感嗎?

     

    確實如此,但你仍然可以嘗試,畢竟改變會在真實的體驗中發生。

     

    第一, 保持覺察。

     

    在意他人看法的當下,先不要著急做出反應。仔細體會一下脆弱而破碎的自我感,覺察它是如何產生,又是如何密謀讓你出賣自己,受制于他人的。

     

    當意識到問題的時候,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半。

     

    第二, 改變認知。

     

    覺察的力量會讓岌岌可危的自我安定下來,這時候可以檢查一下自己的思考方式:

     

    他們說我不好,我就是真的不好嗎?

     

    他們說的就是客觀事實嗎?

     

    我好與不好,只能靠別人來定義嗎?

     

    我腦海中“不好”的聲音,到底來自哪里?

     

    這些反思會幫助你停止自我攻擊,打破固定的認知模式,將注意力聚攏回自身,這時候自我感才會開始慢慢聚集力量。

     

    第三,嘗試接納自己,愛自己。

     

    接下來,拿一些勇氣來面對和悅納自我:我不完美,你們也可以認為我不美,但這不妨礙我自我欣賞。

     

    說到底,還是在處理和自己的關系,永遠要做第一個為自己打CALL的人。

     

    自己都不能篤定的愛自己,反倒寄希望于外界對自己始終保持積極評價,怎么可能呢?

     

    到這里,你大概可以收回怯弱的目光,迎著他人的質疑,大膽做一回自己了。

     

     


    上一篇:準??!第一眼看到什么?秒看你給別人什么印象?? 下一篇:5 個最有價值的人際交往潛規則
    分享到: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yourcandyshop.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国产网站_鲁大师好看视频在线观看_天天日天天操心_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_99久久免费精品色_电影AV是免费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