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ue4o"><object id="oue4o"></object></li>
  • <noscript id="oue4o"></noscript>
  • <dd id="oue4o"></dd>
  • <dd id="oue4o"><sup id="oue4o"></sup></dd>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我的位置: 首頁 > 心理障礙 > 強迫 >
    強迫

    你被強迫癥“強迫”了嗎?

    更新于 2018-06-21 ? | 瀏覽次數 0

    忽然之間,“強迫癥”好像成為了一種時髦的流行病。

            

    很多人津津有味地傳播著“逼死強迫癥”的圖片,并在生活中踐行一些自定的規條,當他人問及時,便言之鑿鑿的宣稱:“我強迫了!”

     

    但是,強迫癥真的那么好得嗎?

     

    01  強迫癥患者的世界,你真的不懂

     

    作為一個心理咨詢師,我“有幸”得見過不少真正的強迫癥患者:

     

    一個強迫性洗滌的患者,一天至少要洗手五十次以上,她的一雙手,洗得粗糙不堪,皮膚蒼白中透出粉紅色,薄得好像一碰就會裂開。而她一洗澡,至少是三個小時起,甚至從深夜洗到黎明;

     

    一個強迫性檢查門鎖的患者,為了確定自己是否鎖了門,發展出了一整套檢查的動作:先將鑰匙左右各轉三圈,再往鎖住的方向用力轉三下,拔出鑰匙后用力拉三下把手,再猛推門三下……他每天出門上班時,一定要花半個小時把這一整套“降龍十八掌”打完,才能勉強離開;

     

    一個強迫性思維的患者,每天疲于奔命地應付腦中令他痛苦不堪的想法:自己的背后躲著一個鬼。他一方面覺得自己無比清晰地知道:背后根本沒有鬼,但另一方面卻又不可遏制地膽顫心驚,雙腳發軟。靜止不動時他會盡量貼著墻站,走路時會設法與人同行,并總是稍微快人一步——他認為這樣別人發現他背后有鬼時便會出言提醒??伤l展出的抵御方法最終都會被自己痛恨、嘲笑,而這時他就會墮入無力感的深淵。

     

    這些患者無一例外都過得十分痛苦,他們被身不由己的強迫沖動驅使,在壓抑沖動——屈服于沖動——陷入無窮悔恨的惡性循環中徒勞地掙扎,根本沒有心情拿自己的病情開涮。

     

    我相信,看到這里大家就會明白,強迫癥根本不是一種可以輕松談笑的病癥,若真的得了強迫癥,生活肯定會陷入巨大的痛苦和矛盾之中。

     

    那么,平常被我們所定義的那種“強迫癥”到底是什么呢?

     

    我覺得,那最多是一種強迫型傾向,提示現在內心有強迫的沖動。當人們太忙、太累,或生活中的重大事情失去控制,都會導致內心力量漸漸不濟。

     

     

    此時,為保持人格的穩定和對生活的掌控感,潛意識便可能產生強迫性要求。但它離強迫型人格尚有一段距離,更遑論強迫癥了。

     

    強迫型傾向——強迫型人格——強迫癥,這三者都與人格密切相關(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強迫癥都由強迫型人格發展而來)。因此,要分清這三者,我們就需要了解人格這一概念。

     

    02  一個強迫型人格的日常

     

     人類是一種追求秩序的動物,我們的自體需要通過對外界具備一定的掌控感,來獲取安全感與價值感。

     

    可以說,一個人發展出的獲取安全感與價值感的方式與他的人格結構是直接相關的。前者的形成過程構造了后者,而后者又逐漸反過來影響前者的表現形式。

     

    豁達VS狹隘,淡定VS焦慮,慷慨VS吝嗇,強迫VS釋然等等 ,這些彼此矛盾的因子都會存在于每個人的人格中——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有“強迫”的潛質,因為我們都希望外部環境能按自己的設想運轉。

     

    但因為每個人性格中各因子的比重都不相同,所以就呈現出“千人千面”的態勢。

     

    若某一因子強大到一定程度,便會產生質的變化,使人格呈現出以某種特性為主導的狀態,強迫因子為主導的便是強迫型人格。

     

    具有強迫型人格的人常表現出過度追求完美或整潔,苛求細節,非常注重計劃性,甚至到了刻板固執的程度,并且非常怕犯錯誤。

     

    我的一個來訪者小劉就具有強迫型人格。他是個公務員,因為工作、生活上的雙重困擾找到我。

     

    在工作上,他可以說是一絲不茍,所有的文檔都整理得清清楚楚,工作交付前都要再三檢查,連一點格式錯誤都不能有。但就算這樣,他還是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會被領導批評,被同事嘲笑。

     

    而在生活中,他也為自己的人際關系而苦惱。每次與他人交流,他都會仔細地觀察對方的衣著談吐,言談舉止,并據此評估對方,也揣測對方對自己的看法。他常??床粦T他人身上的某些特性,但也經常擔心自己無法給別人留下好印象,社交對他來說是件特別累心的事。

     

    小劉還沒有到強迫癥的程度,但他表現出明顯的強迫型人格。他特別渴望能過得輕松自在,篤定釋然,但卻總克制不住地感到惴惴不安,并經常感到自己能力有限,危機感十足。

     

    在面對他人時,他也會忍不住以自己的標準衡量他人,因此總會對他人有這樣那樣的不滿,這使得他根本無法享受一段關系。

     

     

    這種人格不僅讓他自己的日子過得糾結而沉重,也讓他身邊的人感到處處掣肘,如芒在背。

     

     

    03  不同的強迫,不同的應對方式

     

    現在,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強迫傾向、強迫人格與強迫癥三者的異同之處。

     

    它們三者都呈現出對于自身或外界的強迫性要求,但強迫傾向的程度最輕:較之強迫人格,它所涵蓋的范圍要窄;較之強迫癥,個人內心體驗到的情緒沖突也并不很激烈。

     

    而強迫人格體現在個人對生活、自己和他人的看法及應對方式上,可以說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產生的困擾往往也是全方位式的。

     

    但只要還沒達到人格障礙的水平,這種困擾對人的影響一般都會在可承受范圍之內。

     

    而強迫癥的癥狀往往集中于某一件事,而且內心沖突極為嚴重,并極大地影響了人的社會功能。

     

    因此,針對三者各自的特點,我們采取的應對方式也大不相同:

     

    強迫癥患者最好采用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雙管齊下的方式,先嘗試使用藥物緩解癥狀,再通過心理咨詢疏導情緒,找到內心的癥結所在,慢慢加以修通。

     

    在這一過程中,強迫的癥狀就會慢慢自行緩解。如果僅僅針對強迫癥狀下功夫,卻無視背后的心理動因,那可能會治標不治本。

     

    具有強迫人格的人如果想要改變,最重要的便是設法讓自己體驗到生活的其他可能,明白并不是只有自己死守的方式才是完美之道。

     

    在生活中形成的,必然要在生活中才能改變。

     

    而有強迫傾向的人,可能要提醒自己好好給心靈減個負,采用有效的方式恢復內心的能量,而不是對自己進行“我有強迫癥”的心理暗示。

     

    機械化的完美強迫只能帶來虛幻的掌控感,卻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只有直面困難,才能真正主宰生活。


    上一篇:完美真的會讓你幸福嗎??? 下一篇:為什么不應該強迫自己早睡早起?
    分享到: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yourcandyshop.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国产网站_鲁大师好看视频在线观看_天天日天天操心_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_99久久免费精品色_电影AV是免费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