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ue4o"><object id="oue4o"></object></li>
  • <noscript id="oue4o"></noscript>
  • <dd id="oue4o"></dd>
  • <dd id="oue4o"><sup id="oue4o"></sup></dd>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我的位置: 首頁 > 心理障礙 > 抑郁 >
    抑郁

    “自殺前,我媽叫我千萬別和心理醫生說實話”:抑郁,真的不是抗挫力太差

    更新于 2022-03-29 ? | 瀏覽次數 0

    父母的愛、看見、接納,才是孩子人生路上最溫暖的陽光。



    來源 | 中國心理咨詢師成長聯盟

    (ID:gcocp2014)


    微信圖片_20220327145356


    一位心理咨詢師,講了這么一個真實案例。

    一位26歲的男性,準備好了繩子,找好了地方,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

    最后一刻,他突然想起,心理咨詢師說過的一句話:“傷害自己前,記得給我打個電話?!?/span>

    憑著僅存的丁點自救本能,他撥通了那位心理咨詢師的電話。

    很幸運,他被救了下來。

    但我更想讓大家知道,這背后的故事。

    男人去找心理咨詢師做自殺干預前,給他媽媽打了個電話。

    他媽很著急:“好端端的,去那干啥?”

    他沒作解釋,輕輕說:“我進去了?!?/span>

    媽媽更急:“你千萬別說實話?!?/span>

    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包括這位媽媽,在她的認知里,去見心理醫生就是精神有問題,被別人知道就不好了,這會毀了孩子。

    她是憑著本能在愛孩子,卻不知道,因為她的無知,數次讓孩子陷入生命的困境。

    那位男性,其實是一名微笑抑郁癥患者。

    因為總面帶微笑,很溫暖平和,別人從不相信他抑郁,但他自己非常有自救意識。

    早在大學,他就覺察到自己不對勁,多次向媽媽求助過,表達過想看心理醫生的想法。

    但都被媽媽勸阻了,大學生得了“精神病”還怎么找工作?!

    直到這次,他在鬼門關轉了一圈,他的媽媽才終于相信,兒子需要幫助!

    其實,這樣不被家人理解的情況,很正常。

    我有個閨蜜,得了月子抑郁,好不容易自己撐了過去。

    后來,她和親媽聊天:“我那時候真的每天想死,還好我撐過來了?!?/span>

    她媽罵:


    “你還得抑郁,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孩子我給你帶,家務阿姨做,錢老公賺,你就是閑得慌鬧的,多干點活洗點衣服做點飯就好了?!?/span>



    把閨蜜氣得,再也不和家里人說心里話了。

    很多人無法理解,日子好好的,怎么人就抑郁了呢?

    事實上,別說別人不理解,就是抑郁癥患者自己也很難理解。


    微信圖片_20220327145407


    抑郁是無法控制的


    常有人說,得抑郁的人就是太嬌氣了,太矯情了,抗壓能力太差了。

    真不是,抑郁就是一種病,就像人感冒了就是會疲勞和困倦,是無法控制的。

    就如丘吉爾所說:“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span>

    2016年,28歲的演員喬任梁,自殺身亡,以一種極其殘忍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

    早在2010年,也就是他才22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斷斷續續呈現出一些抑郁的癥狀和狀態:依賴安眠藥入睡,偶爾發一些詭異的微博。

    比如,他曾發過類似的微博:“蟲讓我在其死后把他的尸體做成木乃伊寄給他哥,上面還要刻著幾個大字‘保重身體&尸體;因為我一直都盯著你’”。
    微信圖片_20220327150656

    想來,這么漫長的時間里,他后來也是知道自己得了抑郁的。

    但是,憑借他個人的力量,他真的完全沒有能力與抑郁癥對抗了。

    同樣,他更無法理解為什么自己會得抑郁癥,所以,在自殺之前,他始終以一種帥氣陽光的形象,拍下諸多偶像角色。以至于在外人看來,他的死沒有一點征兆。

    怎么就不能努力控制一下情緒呢?

    真不行,沒法控制。

    TED有一個關于抑郁癥的演講,演講人說道:


    “抑郁的反面,并非快樂,而是活力。這是一種持續的感覺,就好像你在走路,滑倒了或者絆倒了,地面猛向你沖的感覺,但這種感覺不是半秒鐘,而是持續六個月?!?/span>



    更慘的是,抑郁癥患者還會試圖掩蓋自己的無助。

    《不要恐懼抑郁癥》一書中指出:


    “所有抑郁癥患者的一個特征是,他們都試圖盡可能長地躲藏在‘一切正?!谋硐蠛竺?,他們巨大的自控能力和強大的意志,仍然使他們去履行每日的義務和要求,而把他們的病痛留給自己?!?/span>



    所以,抑郁的小伙伴,或許外表看起來和健康的小伙伴沒什么區別,甚至可能還會笑得更歡樂。

    但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他們的世界就像一部黑白電影,深陷其中的他們試圖掙扎,偶爾也會發出一些微弱的“求救聲”。

    遺憾的是,很多抑郁癥患者的親人朋友,不一定能接收到他們發出的求救信號。

    甚至,會誤會他們矯情、無聊、嬌氣、無理取鬧。

    微信圖片_20220327145416

    微信圖片_20220327150858



    抑郁者最需要的是被“看見”


    關于抑郁癥,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陳俊明確指出:

    如果是輕微抑郁,可以采取心理咨詢的治療方式;

    但如果是中度或重度抑郁,必須結合藥物治療。

    微信圖片_20220327145420

    但在治療之前,甚至,在治療的同時,最容易被大家忽視,但卻又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抑郁癥患者真正需要的是——“被看見”。

    抑郁當然可怕。

    但更可怕的是,不被理解,這種感覺,就像一個人飄到了孤島,四顧之下,竟然找不到一個同類,能對自己笑一笑,能給冰冷的自己一點點擁抱。

    China thinks big 2019-20全國站,排名top5%的一份研究成果是關于抑郁癥患者的研究。

    調查發現:

    抑郁癥群體比想象中更龐大,其中青少年患者的數量更是驚人。

    而整個社會對抑郁癥患者的忽視,加深了他們的絕望。

    所以,心理學家武志紅就曾表達:


    “更多的時候,抑郁癥患者其實不需要解決方案,而是需要你靜靜的守著,告訴他們,我還在?!?/span>



    這個觀點,被很多專業人士認同。

    事實上,再好的藥物治療,再好的心理咨詢,都需要一份“藥引”——就是家人的支持,和身邊人的“被看見”。

    微信圖片_20220327145425

    《人物》雜志曾報道過一個抑郁患者的故事。

    一姑娘,抑郁癥已經很嚴重了,完全無法社交,也不能工作,沒日沒夜窩在自己的房間。

    她告訴家人自己得了抑郁癥。

    父親非常不理解,覺得她就是為“啃老”找借口,恨鐵不成鋼的父親,天天在門口罵:“天天說自己想死,有本事你就去死啊?!?/span>

    幸好,姑娘有一個非常好的媽媽。

    媽媽也不理解什么是抑郁癥,但是她懂得堅定地站在女兒身邊的重要性。

    為了防止暴躁的丈夫繼續傷害女兒,老媽媽在外面租了房子,單獨帶著女兒住,那段時間,姑娘已經嚴重到只能自己呆著,完全拒絕和媽媽碰面。

    媽媽每次做了飯,只能端到房門口,敲敲門提醒女兒。

    再慌忙離開。

    姑娘感覺到四下無人,才會開了門縫,偷偷把飯端進去。

    吃完,再把碗筷放回去,媽媽再悄無聲息地來收著。

    經過半年多的治療,姑娘終于慢慢好轉,已經可以和媽媽坐在一起用餐了。

    抑郁癥患者不容易,理解并照顧抑郁癥患者的人則更艱難。

    但就是這份“看見”抑郁者的傷和痛,“理解”他們的無助與渴望被救援,才能給他們勇氣,陪著他們一起闖過難關。


    微信圖片_20220327145430


    接納是永恒的良藥


    經典心理學影片《心靈捕手》里,有個青年威爾,在麻省理工大學當清潔工。

    事實上,他是個數學天才,但明知自己天賦的他,卻用暴力處理所有問題,每天和朋友鬼混,打架,偷車。

    直到他遇到桑恩教授。

    教授對他說:“對于你的過去,我知道的不多,但我想告訴你——那不是你的錯?!?/span>

    微信圖片_20220327145435

    “那不是你的錯?!?/span>

    教授一連說了10句。

    威爾從假裝鎮定,到憤怒,再到抱著教授大哭,終于敞開心扉。

    “不是你的錯”看似簡單,其實是深深的接納、看見、和理解。

    而這,終于治愈了威爾隱藏內心的傷——童年被暴力虐待和遺棄。

    沒有人愿意受傷;同樣,沒有人愿意得抑郁;自然,也沒有人愿意接受家人或朋友得抑郁。

    但有些事情就是這么無助。幸好,我們有良藥——那就是接納,看見和理解。

    帶著這些力量,默默陪伴。請相信,你在,他就會健康回來! END

    微信圖片_20220327145441
    *來源:中國心理咨詢師成長聯盟(ID:gcocp2014),專注心理學教育10年,累計培養心理咨詢師30余萬人,成為咨詢師的道路千難萬難加入我們,你并不孤單。




    上一篇:「我們治療抑郁癥的方法: 出門去給奶牛擠奶」?? 下一篇:抑郁,是大腦在告訴我們「快逃」
    分享到: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yourcandyshop.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国产网站_鲁大师好看视频在线观看_天天日天天操心_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_99久久免费精品色_电影AV是免费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