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癮是內心的一種依賴
更新于 2015-04-30 ? | 瀏覽次數 0
心理學家們認為,癮就是產生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依賴性。心理上的依賴就是連續尋覓來滿足快感的渴求與癖癮;生理上的依賴就是一旦斷了讓你上癮的這個東西,你的身體就會產生一系列讓你無法忍受的反應,如全身乏力、煩躁不安、心慌氣短、惡心嘔吐、肌肉疼痛、流涕流淚和打呵欠等?,F代神經學則認為,“癮”實際上是一種頑固性的腦疾,也就是說,當你嗜好某種東西到一定程度時,腦子里就會發生化學反應,你不沾這種東西,神經系統就會向大腦苦苦哀求要這種東西。近年來科學研究發現在成癮行為過程中,確實出現大腦的功能和代謝改變,并且還存在著遺傳因素的影響。
脫癮六法則
法則1:
信心最關鍵意志不堅定,機械地遵循幾條原則,往往顯得蒼白無力,自發產生的功效才真正有力。上癮跟其他行為其實沒有多大區別,給自己鼓一把勁兒,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法則2:
做自己的主每個人都可根據自己的意愿和價值觀選擇改變的方式,不一定非要別人指手畫腳。
法則3:
不苛求治療時間治療時間的長短代表不了效果,關鍵在于治療要能激發你付出持續不斷的努力,朝著既定的方向堅持下去。
法則4:
豐富生活內容上癮的情況形形色色,要強調生活情趣的培養。
法則5:
不輕言放棄沒有立竿見影、一蹴而就的神話,嘗試—失敗—再嘗試,通常需要多次艱苦的努力,不要輕言放棄,貴在堅持二字。來自親朋好友的支持和關愛會幫助你朝著改變的目標奮進。
法則6:
正視小失敗成功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無論心情多迫切,也只能期待逐步的改善。改善路上,每邁出一小步都可喜可賀。因一時的失敗就封殺自己,自暴自棄,這種做法實不可取。不完全禁欲的同時鼓勵自己取得的每一小點成功,此所謂“危害遞減法”。
成功擺脫“癮”的4大療法
1.循序漸進——“反直覺”的少量化原則放棄癮這個嗜好,意味著你的生活方式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所以必然要經歷漸漸適應的過程,因此,不必期待一蹴而就,立竿見影。比較現實的期待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上癮源的嚴重依賴性。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堅持“反直覺”的少量化原則,循序漸進,越少越好,直至完全放棄。
2.靠自己——非對抗性方法迫于無奈或礙于情面而勉為其難,改變的效果往往不佳,很難持之以恒。當改變的決心迫切之極,并堅信自己有勇氣迎接艱難挑戰時,改變自然而然就會發生。
3.與人溝通——親密人際關系療法即強調婚姻關系、工作圈、娛樂、社交圈對個體的影響,通過加強人與人的情感溝通和交流,使心態趨于健康,從而避免因心理壓力過重,情緒抑郁而患上某種依賴癥。
4.正視現實——求助心理醫生由于成癮行為與其他心理疾病一樣,是一種病態,所以必要時應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指導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