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ue4o"><object id="oue4o"></object></li>
  • <noscript id="oue4o"></noscript>
  • <dd id="oue4o"></dd>
  • <dd id="oue4o"><sup id="oue4o"></sup></dd>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我的位置: 首頁 > 青少年問題 > 父母必讀 >
    父母必讀

    不會溝通的父母,一開口就輸了

    更新于 2019-11-28 ? | 瀏覽次數 0

     

    一天下午的放學時間,我和小孩在自家的店門口搗鼓新入手的玩具。

    有個媽媽帶著小朋友路過,因為好奇我們玩的玩具,小朋友邊走邊翻過頭來看,不小心撞到前面打開的玻璃門。

    走在前面的媽媽一看到就不分緣由的破口大罵:

    “你是不是沒長眼睛,這都會撞到!
    “這么沒用,連路都走不好,撞死算了!

    小朋友剛撞到時還只是揉揉頭,被媽媽這么一吼,瞬間奔潰、委屈地大哭。

    然而,他的委屈大哭也沒有得到媽媽的半分安慰,一路上媽媽還是大聲的各種責備。

    所有的語言暴力都沒有正面的教育意義,有的只是傷害,傷害親子關系,傷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毋庸置疑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愛著自己的孩子的。

    但是,這些“以愛之名”說出的話,實則不滿之下的情緒發泄,真的是對孩子好嗎?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這就是答案!

    家長們所謂的“為你好”,說到底都是想當然地將自己認為對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自認為滿心是愛,不成想卻猶如一把利刃刺向孩子的心臟。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馬歇爾·盧森堡曾說過:“當語言傾向于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遠和傷害時,這種溝通方式會讓人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

    父母自認為的“愛”不是衡量教育手段的標準,而是孩子的感受。

    • 語言暴力是兇器。

    今年高考期間,某地的一個考生考的不理想,媽媽看到成績后覺得自己的付出付之東流。

    不滿之下對兒子一直頤指氣使地數落責罵,以發泄自己的情緒。

    看到成績心情已是很沮喪的兒子,聽到媽媽那一聲聲對自己的責怪,承受不住、沖動之下跳樓自殺。

    媽媽看到倒在地上一動不動的兒子捶地痛哭,但于事無補。

    網友們痛心的評論:孩子考試不理想,內心已經很崩潰了!

    做母親的就不要再埋怨了,應該安慰和鼓勵孩子,不該給孩子火上澆油。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孩子需要理解。

     

    不知道要發生多少這樣的悲劇才能讓家長醒悟,訓斥、責備是對孩子精神上的摧殘,他們輕則自我否定、抑郁,重則用傷害自己來尋求解脫。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語言暴力真的會變成一把兇器。

    父母認為的自己是為孩子好,只是嘮叨了幾句,說了幾句重話而已。

    可是就是這么幾句話,一步步地把他們推入黑暗的深淵,那里充滿著壓抑和絕望。

    當心底的那條最后的防線再也撐不住時,他們只能自我解脫。

    你在盛怒之下對孩子說的那句狠話,也許就是你對他說的最后一句話!

    • 好好說話的父母,孩子的人生能開掛。

    劉墉除了是國際知名的華人暢銷書作家、畫家,他更大的成就還在于培養出了一雙優秀的兒女。

    兒子劉軒才華橫溢,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茱麗葉音樂學院的高材生,主持人及散文專欄作家,事業順風順水。

    女兒劉倚帆才貌雙全,年僅14歲就以優異成績,榮獲美國“總統獎”。

    2007年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入美國常春藤盟校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系,羨煞眾人。

    劉墉很重視跟孩子的溝通,更懂得跟孩子溝通的方式。

    他在他的《劉墉談親子關系與溝通》書中寫到:在一段和諧的親子關系中,父母的話,孩子樂于聽;孩子的話,父母懂得聽。

    他曾說起關于兒子劉軒的一件小趣事:

    劉軒8歲時就到美國生活了,但是他的普通話卻越說越好,后來還拿下了《我是演說家》的冠軍,有人問他是怎么把普通話說得這么好。

    這得益于我從小給予孩子的“發言權”。

    每次他做錯事我教育他,訓完都會說:“OK!老爸說完了,現在輪到你了。

    然后由他替自己辯解,他還要想盡辦法贏我。

    所以他從小不僅把普通話說的很溜,還練就了辯論的好口才。

    當父母們認為孩子犯錯誤時,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

    父母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教育孩子,但同時也要給孩子替自己申辯的機會。

    有一位教育專家曾說:“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就在父母和孩子的對話中。

    孩子的成才離不開成功的家庭教育,而成功的家庭教育的關鍵就是父母跟孩子溝通的方式。

    • 正確的溝通方式。

    和孩子說話,從管好自己的嘴巴開始。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需要正確的溝通方式,既要把話說到孩子心里,又能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

    1. 孩子需要我們的傾聽

    有一天,兒子突然哭鬧著要開燈睡覺,怎么哄怎么講道理都不聽,到最后哭累了才睡著。

    第二天又是如此,老母親的耐心快要耗完時,靈機一動,問他:“為什么你想要開燈睡覺呢?

    “關了燈會黑黑,我會看不到媽媽。

    心瞬間柔軟了!

    這件事讓我意識到,學會傾聽是多么的重要。

    小孩子的腦回路和大人的是不在一個頻道上的,所以大人總會以自己的意念去理解孩子的行為,誤解孩子的動機。

    我們要相信孩子的出發點總是好的。

    所以當下次遇到孩子“皮”時,當要發脾氣說出傷人的話語時,不妨先冷靜十秒,多問一句“為什么?”然后蹲下耐心傾聽孩子的解釋。

    我也相信孩子不會讓你失望的。

    2. 有溫度地和孩子溝通

    溝通的目的不是說服,更不是控制,而是基于彼此尊重和理解的一種有效的雙向交流。

    當孩子不愿收拾玩具時,我們可以說:“這些玩具都放在地上,擋著路了,而且容易被踩壞,這樣不好,我們一起讓玩具回家吧。

    當孩子在墻上畫畫時,我們可以說:“墻不是用來畫的,紙才是用來畫的”。然后給孩子準備一張大白紙。

    當天氣冷孩子不肯好好穿衣服時,我們可以給他提供選擇:“你是想穿紅色的這件外套呢,還是粉紅色這件?你來決定。

    孩子是需要被感動的,有溫度地和孩子溝通,孩子更能去理解和配合父母。

    3. 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教育學者尹建莉在她的書中《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里講述了一件教育女兒圓圓的的事:

    圓圓初中時住校,每周回一趟家。

    最初返校時總是會有什么必需用品忘帶,到校后才發現,然后要求送一趟。

    因為學校離家遠,送一次卻要浪費半天的工作時間,還得請假。

    每到這時候,我心里是很生氣的,但從來沒因為這個責備過她,只是會平和地向她說明,這樣很浪費時間,而且我很忙,會耽誤工作。

    每次返校時,即使很擔心她會再一次落下東西,我們也絕不幫她收拾東西,只叮囑她一句:好好想想,東西有沒有帶齊。

    慢慢地,圓圓自己找到了解決這個常犯的“錯誤”的辦法,堅持一段時間后,基本不會再丟三落四了。

    孩子難免會犯錯誤,父母應該平常心看待,不必動輒就批評或者責備,適時地給予恰當的引導,就足夠了。

    我們都明白,我們不是完美的父母,但卻總是忘了,我們的孩子也是不完美的。

    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是做父母的一門必修課,真心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學有所成。

    孩子的成長和成才需要你的用心、耐心,但不是“刀子嘴,豆腐心”。

    只要你有一張“刀子嘴”,即便你有再軟的“豆腐心”,對孩子都是一種毀滅。

    育兒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修行之路,學會跟孩子好好說話就是我們修行的第一站,也是決定是否制勝的關鍵一站。

    相信每一個有心的父母,都能通過高質量的親子溝通,助力孩子成長!


    上一篇:孩子不良行為背后?? 下一篇:爸爸是榜樣,媽媽是鏡子
    分享到: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yourcandyshop.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国产网站_鲁大师好看视频在线观看_天天日天天操心_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_99久久免费精品色_电影AV是免费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