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ue4o"><object id="oue4o"></object></li>
  • <noscript id="oue4o"></noscript>
  • <dd id="oue4o"></dd>
  • <dd id="oue4o"><sup id="oue4o"></sup></dd>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我的位置: 首頁 > 青少年問題 > 父母必讀 >
    父母必讀

    專業青少年心理咨詢專家陳玲先博士:聰明的父

    更新于 2021-10-16 ? | 瀏覽次數 0

    陳玲先博士:最好的溝通方式,是共情
     
    《顏氏家訓》:“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意思是,父母在子女面前既有威嚴而又能關懷愛撫他們,不過溺愛,也多訓斥,子女就會對父母敬畏、謹慎而孝順。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
     
    家里來客人了,孩子害羞不敢打招呼,家長催促道:“快和叔叔阿姨問好,好孩子要有禮貌。”
     
    孩子晚上鬧著不肯睡覺,家長半是威脅半是勸誡:“早睡早起身體好,小孩子晚睡要長不高的。”
     
    飯桌上孩子吃幾口就不吃了,家長拉著孩子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別浪費糧食。”
     
    父母脫口而出的大道理,真的能收到預料之中的效果嗎?
     
    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到,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多少父母無意之中已經把這三個“不應該”做了個遍。
     
    從成年人的角度來看,這些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在孩子眼中,他們不會在乎父母舉動背后的深意,因為他們的認知水平與成人還有很大的差異。
     
    所以孩子只會記得“媽媽不讓我吃我愛吃的冰淇淋”、“我明明不認識那些叔叔阿姨,爸爸硬要我打招呼”、“我肚子一點都不餓,爸媽卻逼著我吃飯”。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溝通方式,是共情。當成年人從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有些難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有這樣一個故事:
     
    14歲的女兒想穿超短褲上學,這讓愛女心切的父親操碎了心。
     
    一味講大道理阻止顯然沒用,父親靈機一動,直接套上了同款超短褲,還特地到女兒面前秀起了身材。
     
    正當女兒瘋狂大笑時,父親說出了自己的建議,并且強調,如果女兒不改變主意,自己就干脆穿著超短褲去接她放學。
     
    女兒笑著接受了父親的建議,一次溝通危機就這樣在歡聲笑語中解決了。
     
    這位父親沒用滔滔不絕的大道理,也沒一味指責、強行干涉。
     
    這種“攻心為上”的親子溝通,既讓家長實現了初衷,也讓孩子感覺被尊重,是實實在在的“雙贏”。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這份愛不僅要有理智與規則,也要有保護與溫情。為人父母,生怕孩子行差踏錯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呈現的方式更重要。
     
    把話說到孩子心坎里,才是家長最想看到的結果。
     
     
     
    02 
     
    父母的身教,是最好的家教
     
    《顏氏家訓》:“夫風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意思是,教育感化這件事,是從上向下推行的,是從先向后施行影響的。好的家庭教育,是由長及幼的潛移默化,育人先育己,父母做好了,才能帶給孩子好的榜樣。
     
    蘇洵,自古至今都是是中國人教育孩子勵志求學的典范。
     
    唐宋八大家,蘇洵帶著兒子蘇軾和蘇轍,霸占三席,冠絕古今,成為千秋佳話。
     
    作為成年人,蘇洵擁有足夠強大的意志力嚴以律己,可對于正處于貪玩年紀的孩子來說,要想讓他們堅持學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蘇洵卻有他的“算計”。
     
    每當孩子玩鬧的時,他就故意躲進角落,拿出一本書津津有味地閱讀著。每一個孩子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他們上前探尋父親的“秘密”,蘇洵又連忙把書合上,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
     
    久而久之,兩個孩子便對書本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即便父親不在身邊,也會如饑似渴地閱讀父親的藏書。
     
    而且為了不讓自己被兩個智力超群的兒子“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倒在沙灘上”,蘇洵下更大的功夫刻苦攻讀。
     
    后來,他陪著兩個兒子一起去考進士,結果父子三人竟皆成為了曠古爍今的大文豪。
     
    《顏氏家訓》:“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對,無心于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何況操履藝能,較明易習者也?”
     
    意思是,人在少年時期,思想情操尚未定型,容易受到與他親近的朋友熏陶感染。孩子的言談舉止,即使并不是有意向父母長輩學習,也會自然而然地相似起來,何況操行技能等明顯容易學習的方面呢?
     
    真正的家庭教育,不是耳提面命,嘶吼著“你為什么不好好學習”,而是一種春風化雨的過程。
     
    父母做最好的自己,才能教育出最好的孩子。父母的身教,才是最好的家教。
     
    03 
     
    眼光放得長遠,孩子會走得更遠
     
    《顏氏家訓》:“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
     
    意思是:孩子心性純潔無染,精神容易專注;長大成人后,妄想紛飛,思想容易分散。因此,教育要趁早,千萬不要錯過大好時機。
     
    有個官員跟顏之推分享育兒經驗:
     
    官員說:“我兒子今年十七歲了,通曉公文的書寫,我又教他鮮卑語及彈琵琶,這些都是那些高官權臣們喜歡的東西,等到他稍微掌握這些的時候,我就可以送他去那些公卿們身邊做事了,未來應該會很受看重,你也應該這樣啊,這很重要啊。”
     
    顏之推回到家后,對孩子們說:“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為之。”
     
    ——如果教會你們這些東西就能做大官,我并不愿意你們這樣。
     
    顏之推認為,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難成大器,即便將來小有所成,最終也會因為德行有虧而敗壞門風、貽害社會。
     
    清朝首富胡雪巖也說:“看一個孩子,是看他的品德,而不是他的才干。”
     
    父母應該更重視孩子人格的培養,而不是只教會孩子謀生鉆營的手段:以家庭教育為起點,幫助孩子培養能力、樹立品德、開拓眼界,讓孩子學會在紛繁中堅守本心,在生活中獲得成就和快樂。
     
    教育孩子眼光要放得長遠,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迷惑,勇于踏出功利的怪圈,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里有星辰大海: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文章來源:騰訊文化  如果您在親子關系,早戀,厭學,叛逆,網癮,自卑,抑郁心理等方面有困惑,可以及時與我們取得聯系,河南領先心理咨詢中心會為您匹配適合您的權威青少年心理專家幫助您。我們尊重原創,旨在分享,文章屬于原作者,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如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上一篇:家庭教育心理咨詢:暴躁父母養出來的孩子,長?? 下一篇:當你的孩子拒絕上學,可能是“家”生病了
    分享到: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yourcandyshop.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国产网站_鲁大师好看视频在线观看_天天日天天操心_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_99久久免费精品色_电影AV是免费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