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示的力量非常強大,有些話絕對不要和孩子說
更新于 2025-01-02 ? | 瀏覽次數 0
“喜提”女兒英語12月月考80分,原來都在95左右徘徊。
其他科目:數學98、語文91、科學90。
周末花點時間進行復盤,詳細分析每一科的成績表現。
數學成績顯示出女兒在這一科目的強勁能力和良好的理解力;但英語相對較低,可能指向需要額外關注和支持的地方。
與女兒進行對2024年下學期月考成績進行開放和誠實的對話,深入了解她自己對每個科目的感受。
我最大的感悟,女兒有自己的學習認知,這種認知是深刻的,在班里有自己定位。
我需要做的是:協作期中復盤、設定具體目標、跟進與調整、激勵與支持。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要和孩子有深度溝通能力,而深度有效的溝通往往需要帶暗示力量引導去激勵孩子,但不能是負面的。
我們先看看深度溝通方法,如何通過暗示去引導孩子。
我們常說,禁止只會增加誘惑。
這便是心理學中的“白熊效應”:我們越是不允許孩子做一件事,孩子越起勁想要去做。
越是阻止,反而越容易發生。
很多研究也一再證明:孩子總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并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我們的每一句話,對孩子來說,不僅是語言的傳遞,更是情感和認知的種子。
這些種子深植于他們幼小的心靈,逐漸發芽,塑造他們的自我認知和行為方式。
重點來了,拿起小本本記下吧。
那么,如何利用正面積極的暗示來引導孩子呢?
我們可以使用 FFC 育兒模型:事實(Fact) + 感覺(Feeling) + 比較(Compare)。
例如,我和孩子、媽媽在討論期中考試成績時,我們可以采用這種正向交流方法:
事實:"這次數學你考了98分,真的很棒,英語80分,語文91分,科學90分,整體成績非常好。"
感覺:"看到你在數學上的成績,媽媽太開心了!你在科學和語文上也有很好的表現。我知道英語這次分數不是你最滿意的,但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比較:"記得上次你說英語閱讀理解感覺有些難,這次雖然分數沒有達到90分,但你已經有所進步,從以前的更低分數提高了不少。你看,不用媽媽提醒,你都能取得進步,下次也一定可以。"
激勵與支持:"如果你有任何想要提高的地方,或者有什么困難需要幫助的,告訴媽媽,我們一起解決。你的努力讓我非常自豪,無論成績如何,重要的是你已經盡力了,我相信你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肯定了孩子的成功,還表達了對TA遇到困難時的支持和理解。
這樣的正向溝通可以增強他的自信心,激發TA的內驅力,并激勵TA在未來努力改進,繼續保持好的學習習慣。
同時,這種交流方式也有助于建立我們與孩子之間的信任和開放的溝通環境。
02
1、避免“不要”頻繁出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盡量避免使用“不要”這樣的否定表達。
為長期不斷地去掉“不要”,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變得更加配合和懂事。例如:
1、將“不要哭了”替換為:“和老爸說說,發生了什么事讓你不開心?”
2、把“不要插嘴”改為:“先聽老爸說完,老爸等會兒也會聽你說完。”
3、用“老爸現在也很生氣,但是我們要冷靜下來好好說話”來代替“不要發脾氣”。
2、務必養成學習習慣,重要!
在學習方面,幫助孩子建立一種讓人上癮的學習習慣。
很多孩子和大人都不喜歡學習,這是因為心理學的“峰終定律”。
當我們回顧一段經歷時,只關注高峰和結尾是否愉快,如果這兩個階段都是積極的,整體體驗就會很美好。
而在學習過程中,高峰往往是遇到困難,結尾常常是感到疲憊,這兩個階段都是負面的,所以大家都容易覺得學習很痛苦。
要幫助孩子喜歡學習,我們需要讓他在學習中體驗到正面的高峰和結尾。
比如,把大的學習目標拆分成容易完成的小任務,使學習變得相對簡單。
當孩子完成每個小任務時,大腦會產生愉悅感,高峰體驗自然是積極的。
當孩子完成一個任務時,可以說:“很不錯啊,爸爸用AI都沒你快哈?!?/span>
當主要任務都完成了,可以說:“真厲害,我們休息一下去濕地公園逛逛吧?!?/span>
任務完成帶來的快樂,加上父母給予的正向暗示和獎勵,會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和自信心,最終他會牢牢相信:“學習上,我能行!”
注意,這里敲黑板,以下黃金句式可以多和孩子強調:
“這件事,你說了算?!?/span>
“女兒,你能幫老爸不?”
“哇,你做得比老爸還快!”
“女兒,老爸相信你能行?!?/span>
很多話,我們有機會就可以真心地說出來,孩子感受得到。
每個孩子是不一樣,每個家長也不一樣,但天下父母愛孩子的心一樣。
-THE END-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河南領先心理咨詢
聯系電話:400-002-4301
公司地址:鄭州金水區金水路與英協路交叉口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