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ue4o"><object id="oue4o"></object></li>
  • <noscript id="oue4o"></noscript>
  • <dd id="oue4o"></dd>
  • <dd id="oue4o"><sup id="oue4o"></sup></dd>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我的位置: 首頁 > 青少年問題 > 父母必讀 >
    父母必讀

    父母的自我成長之情緒管理

    更新于 2015-11-06 ? | 瀏覽次數 0

    情緒管理能力,是指一個人覺察和表達自己情緒、感受、識別他人情緒,并依據某一目標,調控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反應的技巧和能力。作為父母,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不僅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親子溝通的保證,更是父母主宰自己人生和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

     

    課題一:左右我們情緒的,究竟是孩子的行為,還是我們對孩子行為的認知、看法和評價,甚至僅僅是我們當時的心情?

     

    提升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要明白情緒的來源。很多父母會把自己的壞情緒歸咎于年幼的孩子,可如果真是因為孩子的行為左右我們的情緒,那么為什么你面對同一種行為,卻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比如:孩子很頑皮、淘氣,心情好時你會覺得是活潑可愛,但心情不好時卻覺得煩人、討厭,有沒有?而不同的父母對孩子的同一種行為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比如:你認為聽話是好孩子,所以不聽話你就會生氣,而我認為獨立思考才是好孩子的必備品質,聽話不是,所以孩子質疑我時,我不僅不生氣,還會欣喜孩子的成長和獨立。

     

    真正左右我們情緒的,其實不是孩子的行為,而是我們對孩子行為的認知、看法和評價,有時甚至僅僅是我們的心情。

     

    想提升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父母首先要做自己的情緒主人。當我們懂得了每個人都該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就不會再用“你真讓我生氣”,“你真讓我失望”之類的話批評孩子,因為這句話的潛臺詞是說:“孩子,別看你只有3歲,但你要對30的媽媽情緒負責。”一個真正能負起自己負責的父母,會把自己當成情緒的主詞:“我覺得很生氣”,“我有些失望”。

     

    課題二:父母自身的情緒管理,不是否定和壓制自己的情緒,而是尋找適合自己又不傷害孩子的緩解方式。

     

    對情緒管理,從無條件地接納自己的情緒開始。情緒本身沒有對錯,有對錯的是表達情緒的方式,所以說,父母自身的情緒管理不是壓制或否定自己的情緒,那樣不僅無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久而久之積壓的情緒,還會以極端的方式釋放,對家人也是一種災難。

     

    所以,無論我們產生了何種情緒,正面的或負面的,都選擇去正視、關注和體驗它,從中了解自己的思想和問題,把能量用于尋找到建設性的解決方案上,而不是消耗在否定、壓抑中。

     

    接納自己的情緒后,我們需要做的是找到適合自己,而又不傷害孩子人格尊嚴和身心健康,不把孩子作為發泄自己情緒的工具的表達方式。那么,父母都有哪些情緒釋放和表達方式呢?只要確保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的大原則,如何表達是我們自己的自由和權利。比如:學著擁抱情緒,想哭的時候就讓自己哭會兒;找朋友傾訴;運動、閱讀、唱歌、畫畫等等。

     

    課題三:當父母可以接納和調整自己的情緒之后,不要忘記關注和接納孩子的情緒,并且幫助孩子識別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們常??吹絻扇龤q的孩子所謂的“打人”“咬人”“抓人”等有一定攻擊性的行為,以及哭鬧、滿地打滾等讓父母惱火的表現。這些都只是孩子缺乏情緒、情感的表達能力和方式的表現。這個時候,需要父母的幫助和引導。

     

    就像我們要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一樣,對待孩子的任何情緒,我們也都要給予無條件接納。情緒是人內在的體驗和主觀感受,是自然產生的感覺,沒有對錯之分。對孩子情緒的接納,是對他作為人的尊嚴和人格的尊重,是把孩子當人的基本體現。同時,情緒也是一種能量,一旦涌現便不會憑空消失,需要有效疏解的管道。所以,如果孩子出現負面情緒反應時,父母要多一份同理心,接納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去否定、壓抑。當孩子感知到父母能理解他的感受,便為問題的解決奠定基礎。

     

    在接納孩子情緒的基礎上,我們要試著幫孩子覺察自己的情緒,例如提示:當孩子或他人表現出某種情緒時,提示孩子“你是不是很生氣”,“明明看上去很傷心”。交流:自己有情緒時,和孩子交流自己的感受。演示:準備表達各種情緒的詞匯,如生氣、恐懼、傷心等,演示或講解給孩子。游戲:利用角色表演、情景劇等方式,讓孩子學會觀察他人和表達自己。情緒識別圖:把各種情緒用臉譜等方式闡釋,教孩子識別各種情緒等等。

     

    附加課:在對孩子的情緒教育中,父母最需要避免的是無心之錯。

     

    警惕最不可取的8種方式:1.以暴制暴??謬?、威脅和打罵,會扼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也會導致孩子自我傷害和攻擊行為。2.當孩子情緒的奴隸。用賄賂、哄勸的方式息事寧人,讓孩子學會了“情緒勒索”。3.好孩子不哭??奁淮砼橙?,而是一種心理需求。4.為孩子的情緒貼標簽,扭曲孩子的自我認知。5.流于說教。當情緒主導孩子意識時,講道理無濟于事。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6.回力球效應。孩子鬧脾氣時,父母無法保持冷靜,形成惡性循環。7.冷漠無視。對孩子的情緒視而不見或輕描淡寫。8.歸咎他人。為了安撫情緒,把孩子遭遇的各種挫折的原因都歸咎于外界環境。

     

    對“轉移注意力”和“冷處理”兩種方法的特別提醒。轉移注意力在特定情況下是適用的,但不要濫用,否則就會給孩子傳遞一個不當的信息:憤怒、害怕、傷心、失望等負面情緒是不對的。而一個真正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只有正面情緒的人,而是能感覺到自己的不良情緒,并有能力和它們和平相處的人。冷處理則更是一種被濫用的手段。當孩子的某種行為或情緒不被我們接受時,我們需要做的是先去關注孩子的感受、需求和行為的原因和動機,接納并協助孩子覺察、識別和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理清原因,引導孩子調整認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而對孩子的情緒一味地不聞不問,不理不睬,不是冷處理,而是冷暴力。

     

    本期結語

     

    家庭教育是父母的自我管理,而不是對孩子的約束和懲罰。自我管理,從管有能力做自己情緒的主人開始。既然已為人父母,我們有責任用更成熟、理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關注孩子的感受。因為我們生活的過程,就是孩子受教育的過程,我們隨時隨地都在以自己的表現,為孩子示范我們希望在他們身上看到的品質和言行。

     

     

     

     

     

     


    上一篇:由于你的“控制欲”讓孩子被迫“聽話”所導致?? 下一篇:現在的孩子最缺少什么?
    分享到: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yourcandyshop.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国产网站_鲁大师好看视频在线观看_天天日天天操心_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_99久久免费精品色_电影AV是免费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