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ue4o"><object id="oue4o"></object></li>
  • <noscript id="oue4o"></noscript>
  • <dd id="oue4o"></dd>
  • <dd id="oue4o"><sup id="oue4o"></sup></dd>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我的位置: 首頁 > 青少年問題 > 網癮 >
    網癮

    懲罰是無效信

    更新于 2016-05-16 ? | 瀏覽次數 0

    最近,陪孩子上早教班,老師在課上排列好大大小小的積木塊,按次序叫小朋友去操作,輪到暖上去時他一把將積木都推倒,看到老師措手不及的樣子非常開心,接著幾次,他故伎重演,“成功”的吸引了老師的關注,但也把老師惹惱了,老師收起積木說:“暖暖,你今天不聽話,取消你自由玩玩具的時間。”暖神采奕奕的眼神黯淡下來,接下來的課雖然不再搗亂,但也變得悶悶不樂,呆若木雞。
     
    懲罰,在教育中多么常見。大人們相信要讓犯錯的孩子付出代價,體會到痛苦,他們才會有所收斂,變得更好。于是乎,“棍棒底下出孝子”一度流行,新聞里常出現“父親因為女兒徹夜不歸將其打死”之類的新聞讓人痛心。父母們也都很擅長將懲罰變種升級,除了打罵還有面壁思過、罰不準做喜歡的事,不理不睬的冷暴力之類,大有“你惹了我,我也不讓你好過”的報復意味在里面,有效的是大人發泄了怒氣,但對孩子的行為并無矯正作用,傷害了親子關系不說還使他們也學會對別人施以懲罰的處理方式。
     
    試想,我們在工作中犯了一個錯誤,被領導狠狠罵了一頓之后,會表現的更積極更努力還是心情低落,到處宣泄,以后想法兒少做少錯或在犯錯后逃避責任?孩子的想法也是一樣,懲罰可能會帶來短暫的效果,但副作用卻在時間中可怕的累積,《正面管教》里提到懲罰造成的四個R,懲罰使孩子可能表現出”憤恨、報復、反叛,退縮“這些是我們想要的嗎?好多父母會對孩子說:“打在你身,痛在我心”的確是這樣,父母痛快打完之后會深深的內疚與懊悔,過后又會做出變相的補償。
     
    懲罰不過是孩子式的報復
     
    暖最近很淘氣,尿尿的時候竟然在我面前,直接對著地板亂撒一通,尿完還得意的說:“我又把地板弄濕啦。”氣得我恨不得過去就給他一巴掌。之前他只是會尿出一點點在外面,多數還能對著馬桶,我說也說了,罵也罵過,現在居然挑釁升級,頓時讓我煩躁得不行,覺得一切方法都白費了,雖然我還站著不動,但心里已經對他拍了幾百個巴掌了,在他的行為面前,我差一點如同失控的孩子,條件反射的想著還擊來宣泄怒火。這時我很清楚《正面管教》里關于替代懲罰的正面處理方式,但此時我做不到,糟糕的情緒在侵蝕我的理智,挫敗感讓我給不出半點好臉色,更別說積極的回應。我強壓著怒氣蹲下來看著他說:“媽媽現在很生氣,我想先一個人待一會冷靜一下,等下我們再來解決這個問題。”然后我跑去另一個房間,開始做些家務,消解掉那些沖動的攻擊性,邊做邊思考他的行為是想要告訴我什么?暖見我不搭理他了,就獨自去隔壁房間玩他的玩具。嘴里還咕嘟著:“媽媽,你為什么會生氣……”

    讓自己動起來,果然能平復心情,何況我也意識到過去我在他如廁的問題上過于強化,引發了他想引起我的關注及權利之爭的錯誤目的,這里面可能還有對我訓斥他的報復。但無論如何,如果我控制不住情緒對他懲罰,那同面前這個控制不住自己的孩子又有什么區別?

    讓犯錯的孩子感覺好起來

    心情好轉之后,我找到暖,顯然我們兩個都輕松了許多,他在玩了一會玩具后也柔和下來。我帶他來到尿濕的地板前,蹲下看著他認真的說:“暖暖,我看見地板都弄濕了,你知道我希望你尿在馬桶里的,對不對。”“對。”暖馬上說。我說:”那現在我們還能做些什么呢?“ 暖不假思索的說:“媽媽你去拿拖把,我來把地板擦干吧。”(以前我告訴過他犯錯后的步驟,他很清楚要怎么做)我從陽臺上拿來拖把,他拖得很認真,拖完之后,突然很愉快的說:“媽媽,下次我一定會都尿在馬桶里的哦。”我聽了很驚喜,同時在配合他一起彌補過錯的過程中我們的心情都越來越好。之后他果然在下次上廁所時都尿在馬桶里了。就像《正面管教》里說的,好的感覺帶來好的表現,果然如此。
    其實大人和孩子,都是如此,這個方法用在夫妻溝通或職場管理上一樣有奇效。也許大家都會擔憂,讓孩子感覺好會獎勵孩子的不良行為,做錯事就要付出痛苦的代價,其實這是很大的謬誤(回顧我們小時候的感受就會明白),將關注點轉移到積極彌補上是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處理自己的過失,從錯誤中學習,從而變得更自信更有擔當。而懲罰因為會招致痛苦,只會導致孩子逃避責任或畏縮不前。
     
    由此看來,在面對孩子的惱人行為時,我們要做的最關鍵的是調整自己的情緒。從戰場中先撤退,把自己從“怪獸模式”中調整回來。學會以如何解決問題來替代追究誰的責任,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學習好這些,我們會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


    上一篇:中國式家庭=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下一篇:為什么孩子越來越不快樂?
    分享到: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yourcandyshop.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国产网站_鲁大师好看视频在线观看_天天日天天操心_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_99久久免费精品色_电影AV是免费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