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ue4o"><object id="oue4o"></object></li>
  • <noscript id="oue4o"></noscript>
  • <dd id="oue4o"></dd>
  • <dd id="oue4o"><sup id="oue4o"></sup></dd>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我的位置: 首頁 > 青少年問題 > 厭學 >
    厭學

    陳默: 影響孩子學習的三大心理問題, 全都與媽媽

    更新于 2019-02-17 ? | 瀏覽次數 0

    為什么孩子總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學習?如何讓孩子愿意學習,解放這一批心累的“陪讀老母親”?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學得慢,

    很可能是有學習技能障礙

     

    學習這件事,首先取決于身體條件。家長先看看你的孩子是否有以下幾種狀況:一二年級了,還在尿床;晚上睡覺鼾聲陣陣;有嚴重的鼻炎/慢性腎炎/哮喘……可以說,如果孩子有諸如此類的生理疾病,那他一定不愛學習。那么父母有哪些“良藥”可以幫到孩子呢?

     

    1、給予孩子安撫

     

    學習是一件需要精氣神的事情。比如,一個孩子在教室里坐兩節課,若沒有足夠良好的脊柱、肌肉平衡,一定東倒西歪,坐不住。還有些孩子是早產兒,可能在0-6歲期間吃藥比吃飯多,那么這些孩子在學習上會暫時落后一些。

     

    可父母卻總是把這些現象解釋成是孩子的態度問題,要不就是打擊孩子:為什么別人做得到,你卻做不到?這就像和一個老奶奶說“為什么別人跑得快,你跑不快”一樣的道理。

     

    面對這些“做不到”的孩子,父母最應該做的是安撫,而非打擊,“你慢一點,沒關系的,你現在做得不好,過兩天一定會做得很好。”多給孩子一些安撫的話語,保護好他們的心理,孩子才不至于被摧垮。

     

    2、學一點營養學

     

    安撫是心理安慰,解決孩子生理條件的缺陷歸根結底還是要家長把孩子養好。

     

    有的孩子從心里認同父母要他把書讀好,但就是做不到,通常是沒寫幾個字就坐不住椅子了。其實就是因為脾胃虛弱,得要好好調理。

     

    為人父母,起碼要懂些營養學的皮毛,這里不加贅述;此外,家長也要懂得免疫保護的常識,如今的孩子被折騰得太累了,上學,去興趣班,去補習班......這樣緊張疲倦的生活,不但讓孩子更易感染傳染性疾病,還影響身高。

     

    影響孩子學習的三大心理問題:

    恐懼、不自信、焦慮

     

    如今的孩子和從前不同了,恐懼、不自信、焦慮,這三大心理問題在我的臨床案例中可謂普遍。然而,這三大問題,本質上都和母親有密切的因果關系。

     

    孩子的恐懼,來源于三重安全感的缺失

     

    第一重,孩子在0-3歲沒有建立基本的安全感,安全感的本源是母愛。而母愛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身上得有實實在在的表現——母乳喂養,以及母親在身邊(尤其是晚上)的陪伴;

     

    第二重,孩子在3-6歲沒有父親陪伴,也會造成恐懼。小孩3歲開始下地探索世界,而父親就是他勇氣和力量的來源,即生理安全的保證。若這個階段父親缺失,那么這個孩子會變得膽怯、懦弱,在學校里還容易受欺負,學習也會受影響;

     

    第三重,孩子的恐懼來源于母親的情緒。孩子跟母親是臍帶剪斷、潛意識完全相連的關系,母親是孩子的最后一道防線。為人母親,若經常情緒崩潰、歇斯底里,孩子又如何有能量專注學習?

     

    孩子的不自信,來源于欲壑難填的母親

     

    媽媽給孩子提要求,要考第十名,孩子就考了第十名;媽媽又說向第五名進軍,再超過你們班第一名;孩子考了第一名,媽媽又說,你給我保持下去。

     

    那么這個孩子一輩子再怎么努力,都達不到媽媽要的這個高度。孩子是媽媽帶來這個世界的,如果媽媽老挑剔孩子、要求孩子,時日長久,孩子便會覺得自己哪哪都不好,那么在他心里,全世界都不看好他了。

     

    所以,媽媽應該有怎樣的心態?就算生了一個丑八怪,你都要向全世界宣布我家孩子最好,這才是媽??!

     

    孩子的焦慮,來源于母親的焦慮

     

    如今焦慮癥的患病年齡普遍低了。從前我治療高中生、大學生的焦慮癥,現在都是治療小學生……為什么孩子這么小就開始焦慮?因為他們身后有一群焦慮的媽媽。孩子剛進家門,緊跟著一連串問題:今天考試怎么樣?老師批過分數嗎?全班最高幾分,最低幾分,平均幾分,你幾分?一碰到分數就錙銖必較。

     

    有天我在店里吃早飯,碰到一個媽媽帶著小孩,邊吃早飯邊不停說:“寶寶,一旦開始學習,你就要成為學霸,和別人拉開距離,遠遠趕在前面,到后來人家就跟不上你了,所以你一定要贏!”

     

    當時我就聽不下去了。教導主任才一天到晚關心學習,媽媽是要關心孩子早飯吃得好不好、要不要多加點菜的人啊。

     

    母親的焦慮來源:

    虛榮、不自信、理想的傳遞

     

    虛榮的母親

     

    虛榮的女人有個共同特征:愛假想。她會想象同學聚會的時候,大家都在講孩子的學習問題,她就炫耀自己的孩子現在是班里的學霸,同學們都投來羨慕的眼光。

     

    但虛榮這東西太膚淺了,奉勸各位媽媽,千萬不要虛榮。一個女人在家庭建設中虛榮,會害慘老公;在孩子學習上虛榮,會害慘孩子。

     

    不自信的母親

     

    母親有時候會不自信,不知道將來能不能培養出來一個成才的孩子。這一點可以理解,但我只建議你思考兩個問題:“你是不是努力要求自己做一個寬容別人,善待弱者的人?你是不是一直在教育你的孩子要寬容別人,善待弱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放心,你的孩子將來一定不會差。

     

    低層次的競爭是體力競爭,我比你強我排隊插在你前面;中等層次的競爭是智力競爭,我比你狡猾,我把你比下去;但是,高層次的競爭一定是道德競爭。

     

    文明到達怎樣的高度,其標志就是如何對待弱者。你的孩子如果能善待弱者,則表明他的文明程度很高,將來又怎么會發展不好呢?

     

    此外,還有一類為孩子掃清一切障礙的“割草機父母”,父母不讓孩子處理現實事務,只讓他們悶頭學習。這樣一來,孩子的現實感就會減弱,易耽溺于虛擬世界體驗真實感,例如網癮。這種養育模式還會帶來兩個問題:一是過度聚焦,造成孩子容易情緒爆發,經常發火;二是孩子的抗挫力弱,沒有克服挫折的能力和自信。

     

    但這樣的父母肯定會說,自己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啊。這是真的。但這一切表現,其實只是暴露了你沒有教育的自信,以及自身安全感的缺失。

     

    想讓孩子去實現自己理想的母親

     

    你的理想是進清華北大,當初自己沒進,現在就要求孩子一定進清華北大。

     

    但你卻忘了人和人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氣質類型,每個人都是人才,但只有走對了地方,潛能才會被激發,將來才能走得高遠。

     

    讓孩子愿意學習的前提,

    是母親修煉到這兩層境界

     

    第一層:做個“會療傷”的母親

     

    一個媽媽跟我說:我們家太破舊,也沒買新房子。他同學家里開出來就是好車,我們家也沒有車。我覺得我們很虧欠孩子,感覺自己給不了孩子幸福。

     

    我說,“你錯了!孩子的幸福不是寶馬車和大別墅,而是他回到家,家里有一個會療傷的母親。”

     

    孩子在外是有自己的壓力的,學業、同伴、師生關系,乃至將來進入社會,壓力來自四面八方。但每一次回到家,就回到了遮風擋雨的地方,還有父母給他療傷,如此一來才有力量重新出門迎接挑戰,戰勝困難。

     

    舉個例子,一個小孩回到家說:“媽媽,我要拿激光槍把學校所有的人都射死。”如果是一個不會療傷的媽媽,那她會說:“你的學習成績這么差,別說老師不喜歡你,我都不喜歡你!”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到了高中就會跟媽媽說“你別說了,你給我走開!”

     

    如果是一個會療傷的媽媽,她會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那么對話可能是這樣的:

     

    “你怎么啦?在學校不開心是不是?”

     

    “我不開心,老師讓我抄五遍。”

     

    “哎呦,抄五遍是不開心,換成媽媽也會不開心。但你看老師讓你抄五遍多好,你現在就寫得又快又熟練。”

     

    你看,這個媽媽多會說話。孩子的負面情緒馬上被治愈,第二天照常開開心心到學校上學。

     

    母親給的力量,真可謂“加油站”的力量。會療傷的母親,及時療愈孩子所受的傷,才不至于傷痕累累,沒有力量再面對困難和挑戰。

     

    第二層:做一個“定海神針”型的母親

     

    孩子真正的教育資源在哪里?就在于他的母親。所以,媽媽們要有這個意識,要不斷地自我成長。如果母親這個資源沒開發,就算你到處去用錢買資源,教育的效果也不會太如意。

     

    好情緒的女人是家里的“定海神針”,丈夫回到家一看到太太在,孩子回到家一看到媽媽在,他們就能安下心來。她總是在老公面前說孩子好話,在孩子面前說老公好話。兩邊都是好話,這個家就和諧了。

     

    我經常聽到媽媽們抱怨:“我和老公老是為孩子吵架,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們觀點沖突很大。”

     

    這個問題太好解決了。家長會是誰開的?學習的事情誰打理?是媽媽,那就和孩子他爸報喜不報憂。仔細想想,你們每一次吵的問題真是因為孩子嗎?很多時候,夫妻是把孩子當做媒介來吵,但最后受傷的卻是孩子。

     

    孩子會想:“我就是個害人精,我要是學習好,他們就不吵了。”孩子便陷入了無盡的自責與壓力中去,學習更加壞了,這是個惡性循環。

     

    所以歸根結底,請每位母親努力成長,打理好自己的情緒,成為一個有心理力量的人。這樣下來,你的的孩子一定能讀好書,未來也一定美好!


     

    作者:Readfirst 

    來源:藍橡樹廣州薩提亞中心
    【說明】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聯系刪除。



    上一篇:對于厭學的孩子來說,厭的可能不是學,是被別?? 下一篇:決定孩子一生的是學習成績?
    分享到: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yourcandyshop.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国产网站_鲁大师好看视频在线观看_天天日天天操心_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_99久久免费精品色_电影AV是免费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