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領先心理咨詢首席咨詢師陳玲先博士:暴飲
更新于 2021-06-05 ? | 瀏覽次數 0
來訪者向我提問:
老師,請問間歇性的暴飲暴食該怎么解決呢?尤其在持續一段時間焦慮之后就容易暴飲暴食,為什么會這樣呢?
關于這個問題,我會從下面幾個角度去一一闡釋。
一、身心一體
心理學講的是身心一體,身體跟心理是密切關聯的。所以只要跟身體有關的心理現象,或者跟心理有關的身體現象,我們都要先從身體和心理這兩個方面去剖析你這里說的暴飲暴食。
間歇性的暴飲暴食,首先是一種生理的現象,如果你出現了胃腸的紊亂,吃了很多東西,沒有飽足感,等到有飽足感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吃過量了,從生理現象來說,這是一種胃腸功能的紊亂。
因為按照我們人的本能來說:
從我們一生下來,在我們是孩童的時候,如果我們一日三餐都是正常的,我們是不會暴飲暴食的,我們是會按照定量來吃東西,就連一個小嬰兒,他生下來他要吃奶,吃飽了他就不會再吃了,如果一個小孩兒,吃飽了你要繼續給他塞給他喂,那小孩兒不僅不吃,小孩兒還會哭鬧,他會反感。
所以我們的腸胃如果是功能正常的,當我們吃飽了,我們自己就不愿意吃了,那么為什么又會出現暴飲暴食呢?
二、關于飽食機制
如果大家有養過金魚的,應該會有這樣的一個認知。金魚,尤其是那種鼓著大眼泡的金魚,它是沒有一個飽食機制的,就是如果你一直給這個金魚投喂,吃不了多久它就會脹死,這是為什么呢?作為金魚的老祖宗,野生的鯉魚,是今天我們人工繁育的金魚的老祖宗,那野生的鯉魚是有飽食機制的,為什么到了金魚這邊就沒有了,為什么會開始暴飲暴食呢?這就說到一個適應性的問題。
我們幾乎沒有看到說哪個野生動物會被自己吃的東西脹死,但是寵物,不管是金魚,還是一些人養的寵物狗,它真的會出現這個被撐死的情況,它沒有飽食機制,因為沒有在自然界發展出生存的適應性,從生下來,從它們好幾代的這個寵物的祖先一直這樣繁育下來,它們的食物都是人投遞的,它們沒有自己去覓過食,所以他沒有發展出胃腸的一種適應性。
三、紊亂與生物的適應性
那我們就說到人,我們人從生下來就有胃腸的適應性,我們作為小嬰兒的時候,吃飽了我們就不會再吃了,那為什么慢慢的到了我們大了之后我們又會成了像金魚和小寵物狗那樣,我們吃飽了,我們還要逼著自己吃呢?
首先這就是一個適應性的問題,我們胃腸紊亂,那我們就沒有適應性。那還有什么情況呢?
有一些人為因素造成的,比如說有的人得了病好像就感受不到饑餓感,這都是生理現象,還有什么情況呢?有的女孩子過度的減肥,動物是不會減肥的,只有我們人,因為我們愛美,我們要減肥,當你過度減肥吃了一些減肥藥之后,你胃腸紊亂。那么這些都是違背我們生物性本能的事情。
當我們胃腸紊亂之后就沒有生物的適應性了,好像這個飽食開關就關閉了,我們會不停的吃,不停的吃啊,直到我們脹的不行啊。我還有一些來訪者,之前有來訪者就暴飲暴食,之后他又吃催吐藥,都把吃的東西給吐出來,所以首先從生理方面,那么你的整個胃腸,你失去了適應性,你變得無感了。
四、補償心理
好,那么我們說了這個生理,我們再說心理,哪些心理現象容易造成暴飲暴食呢?人有一種防御心理叫補償心理,就是你缺什么要補什么,但是如果你缺的這個東西你補不到,你可能會用另外一種東西來補,我們舉一個大家都能夠理解的例子:
一個女孩失戀了,她特別特別的傷心,于是她會出去消費是吧,花很多很多的錢買很多自己不需要的衣服啊,名牌啊,她來補償自己失去男友的心理空洞?;蛘咚龝s著朋友到一個很昂貴的餐館去海吃海喝一頓,吃的所有人都撐的不行,美其名曰叫化悲憤為飯量,這都是我們生活中有的補償心理,我們失去了這一頭,我們心里有一個很大的空洞,你說馬上找個男朋友啊,那不現實,你說把那個拋棄我的這個渣男給追回來,好像也不可能。所以我心里這么大一個情感的空洞,這個傷我怎么補呢?我用衣服來補,我用食物來補,那么在這里補償心理會造成我們的暴飲暴食。
來訪者提到,持續了一段時間的焦慮之后容易暴飲暴食,那么來訪者需要思考,她缺的是什么,她想要的是什么?
五、焦慮情緒與補償心理
一般來說,人在為未來的事情擔憂的時候人會出現焦慮,人在為過去的事情惆悵自責內疚后悔的時候人容易出現抑郁,那你在為未來的事情在擔憂,你想實現你的目標,你的目標如果沒有實現,你心里是不是有空洞?你用什么來補?你覺得你的生活缺了一塊,你是不是在用一些東西,比如說食物,來填補你心里的這一塊空洞?那這就是我們說的人的一種防御心理和補償心理。
我這里舉幾個生理上的補償以及心理上的補償的例子:
在遠征軍的戰役當中,那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滇緬,國民-黨進行的一次非常非常艱苦的戰爭,持續了好幾年,當時呢,有一群遠征軍戰士,幾萬的戰士去橫渡,去穿越野人山,野人山就是在滇緬交界的地方,非常的險惡,當時杜聿明帶領了8萬的遠征軍戰士,最后出來之后就只剩了3萬,有四五萬的戰士在野人山里面就死掉了。那么在野人山里面因為沒有吃的,沒有喝的,即使幸存下來的那些戰士,他們的身體也非常虛弱。出了山之后,當時美國的這個友軍就投下來很多饅頭啊,食物啊,結果又有很多戰士因為過度的饑餓,所以活活的被這些食物給撐死了,這是在歷史上真實的慘劇。
這就是在生理上的補償。我們極度的缺乏食物,而且我們心里極度的恐懼,你看那么多的戰士都死了,他們心里極度的恐懼,生理上的極度的饑餓,極度的虛弱,等到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我們會出現過度的補償,所以很多戰士當時就活活被撐死了。
在心理的補償上面呢,剛才我說到如果我們遭遇了一些事件,我們沒有達到一些目標,或者我們有的情感需求滿足不到,還有的女孩子是因為要減肥、愛美。
減肥往往會出現一段時間的節食,過度的節食和厭食之后又暴飲暴食,這個就是過度減肥的很多女性會有的,先是厭食,然后又暴飲暴食,然后之后又厭食,還有暴飲暴食之后就非常的自責內疚,然后又厭食,但這個剛才我都解釋了,因為這個你的胃腸功能是完全紊亂了,所以你的這個暴飲暴食是有生理的基礎。
我這里說一個名人戴安娜:
戴安娜一生都是有暴飲暴食,在她生前的時候,他的哥哥曾經這樣說戴安娜,說戴安娜的心中永遠有一個空洞,一個情感的空洞,她用什么都填補不了,所以一直通過暴飲暴食想填補心中的那個情感的空洞,那么戴安娜的故事大家都多少了解一些,如果不了解的一些朋友,可以在上網去查一下英國的前王妃戴安娜,那么她經歷了什么事情?她為什么會暴飲暴食?通過這個名人的案例,那大概你也了解背后的心理運作機制。
六、暴飲暴食怎么辦?
所以關于這個問題,我們也要從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去著手去解決。
第一,在生理方面我們要去提升我們生物的適應性,怎么提升呢?
就順應本能,餓的時候吃飯,吃到八分飽就不吃了,從生理上順應本能,順應我們生下來這個基因帶給我們。但是今天有幾個人是適應我們本能的呢,我們說饑來飲食困來眠,這是我們的本能,有幾個人是在遵循我們的生物本能?或者說我們今天科學的名詞叫生物鐘,這樣規律去生活的呢?如果你從生物本能上規律的來飲食,那是在生理上去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心理上,如果我們發現我們有過度補償的心理,那我們在心理上我們的焦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焦慮持續了多長時間?我們背后如果有一些空虛感,有很強的空虛感,因為我的來訪者也有一些就是因為暴飲暴食,然后反復的催吐后來咨詢,他們內心都有強烈的空虛感,無意義感,甚至有來訪者說,我覺得我就是一個空殼,我里面什么都沒有,所以我要不停地填補食物,然后我內在感覺會充實一些,那么你的這種空虛感和焦慮感持續了多長時間?你自己去分析,在你的成長中你在缺什么。
目前你的生活有哪些讓你不滿意的地方?你想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標?在生活中做什么事情帶給你的充實感,但是你得不到,你要去從這些方面去思考這個問題,你想得到的是一種滿足,一種充盈的感覺,但是你做什么事情你可以得到?
你想一想,如果我做其他事情,我可以得到這種滿足和充盈感,那我可以做一種替代,這樣我就可以不暴飲暴食了,那么在我們的心理咨詢中,要治療暴飲暴食都是在生活中去為來訪者去尋找另一個方面的充實和滿足,但是這個問題就很復雜了,因為來訪者提供的資料非常少,所以最終的答案可能只有在一對一的咨詢中我才能給到來訪者。 整理自網絡,旨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