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ue4o"><object id="oue4o"></object></li>
  • <noscript id="oue4o"></noscript>
  • <dd id="oue4o"></dd>
  • <dd id="oue4o"><sup id="oue4o"></sup></dd>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我的位置: 首頁 > 心理障礙 > 焦慮 >
    焦慮

    斯坦福心理教授:壓力面前,不是只有逃避和死扛

    更新于 2021-11-21 ? | 瀏覽次數 0

    斯坦福心理教授:壓力面前,不是只有逃避和死扛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凱利·麥格尼格爾,15分鐘的演講,徹底顛覆了我們對壓力的認知:

    “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沒有壓力的人。相反,他們是那些壓力很大,但把壓力看作朋友的人。這樣的壓力,是生活的動力,也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span>

    “要是我的生活中沒有壓力,那會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
     

    壓力會殺死人

    但壓力也只殺得死會這樣想的人

    Kelly開展的這項研究歷時八年,追蹤了3萬名美國成年人,在這項研究,參加者會被問兩個問題:

    去年你感受到了多大壓力?你相信壓力有礙健康嗎?

    8年后,研究人員查看了公開的死亡記錄數據,并找出了那些已經去世的參與者。

    研究結果令人大吃一驚!

    那些相信壓力有害健康的參與者,會經常失眠、內分泌失調,并且誘發癌癥或心臟病,最終使得死亡的風險增加了43%,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但是,如果承受極大壓力的人,不認為壓力有害,死亡的風險就不會升高,甚至比壓力較小的參與者死亡風險更低。

    是的,真正有害的不是壓力,而是認為“壓力有害”的想法。

    也就是說,壓力并不是導致死亡風險增加的決定因素,如何看待壓力才是其決定因素。

     

    研究人員還估計,在追蹤死亡案例的8年中,有超過18.2萬人過早離世的原因,并不是壓力本身,而是認為壓力有害這個想法。

    為何如此呢?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為您揭曉答案。

    研究者為了讓參與者處于極度壓力的情境中,參與者被要求參加一項有兩個實驗的社會壓力測試。

    第一個實驗,壓力演講。參與者要面對專家評委做一個五分鐘的演講。他們沒有事準備的機會,而且演講的主題還是自身的性格“弱點”。

    同時,為了確保參與者感受到壓力,研究人員在演講者臉上打了明亮的燈光,現場還有攝像機全程拍攝。

    此外,評委們還頻頻作出消極反饋,比如鄙夷的神情(白眼)或不屑的動作(搖頭擺手)。

    接著,進行第二個實驗,數學測驗。要求參與者盡可能快地從996開始以7遞減來倒數數字,期間研究者還會不斷地受到干擾:快點,快點,太慢了,數錯了,重新開始。

    想必,做完這兩個實驗,大家都會呼吸加快,心臟砰砰直跳,也許還會一頭汗水,感到壓力重重。

    正常情況下,我們會將這種身體改變解釋為焦慮或者不能很好應對壓力的表現。

     

    但如果我們把這些生理表現看作是身體充滿活力,并準備好應對壓力的信號,情況會有什么不同嗎?

    接下來,參與者在參加「社會壓力測試」時,事先教導他們認為這些壓力的表現是有益的:如呼吸加快可以幫大腦獲得更多的氧氣,砰砰心跳是在為你的行動做出準備。

    實驗結束后,那些將壓力視為對他們表現有幫助的參與者感受到的壓力大大降低,這些人少了一份焦慮,多了一份自信。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這么簡簡單單的一個思想準備上的小動作,面對同樣的壓力時,結果卻差了十萬八千里!

     

    顛覆認知

    壓力有助于身體健康

    接下來,我們從生理角度解釋這種現象。

    一般情況下,壓力會讓我們的心率加快,血管收縮,而這也是慢性壓力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原因之一。

    但是,在上面這項研究中,當參與者認為身體對于壓力的反應有利時,他們的血管卻是保持松弛的狀態。

    他們的心跳仍然砰砰直跳,但是以一種更健康的心血管系統活動的方式,就和你開心或者受到鼓舞時的跳動方式類似。

     

    這是因為當人們受到壓力時,作為對壓力的反應,腦垂體會釋放一種壓力性激素,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催產素(oxytocin)。

    而催產素不僅僅作用于大腦,還有益于身體,如保護人們的心血管功能避免受到壓力帶來的傷害。

    催產素還是天然的抗炎物,還能幫助血管在應對壓力時保持放松。

    現在我們應該知道:壓力為什么會讓我們更健康了。原因就在于壓力會讓我們身體釋放出催產素。
     

    三步

    改變你的壓力思維模式

    縱然各項研究表明,壓力本身沒有害,認為壓力有害才有壞處,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堅定地認為壓力有害,那么,我們如何改變你的壓力思維模式呢?

    為了改變你的壓力思維,首先得了解你的壓力思維,有意識的關注自己對于壓力的反應,然后通過以下三步進行改變:

    · 

    第一步:承認壓力的存在。也就是說當你感受到壓力時,不逃避它,允許自己感知到壓力,包括它是如何影響身體的。

    · 

    · 

    第二步:歡迎壓力。意識到壓力是你對在意的事物的反應,并聯結到壓力背后的積極動機。

    · 

    · 

    第三步:運用壓力給你的能量。不要試圖耗費時間管理壓力,而是思考你現在可以做什么來應對壓力。

    · 

    每當你感受到壓力時,應用上述三步進行練習。

    你會逐漸看到壓力的好處,改變壓力有害的思維;

    你會更擅長應對壓力,焦慮和抑郁狀況會更少,你會更健康和幸福。
     

    這種思維的改變,是更多積極變化的催化劑。我們很多人認為有些問題根深蒂固、難以改變,但這并不表示我們無能為力。

    壓力本身不可避免,但你遇見壓力,也就收獲了一個利用壓力的機會。這些思維模式上的小改變,會激發一系列深入的變化。

     

    因為有壓力

    生活才有意義

    看完上面的研究,也許有人會問那我們應該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呢?比如,是選擇有壓力的工作還是無壓力的工作?

    Kelly教授說:比起對不安的逃避,對生活意義的追求才是身心健康的不二法則。

    作出決定的最好方式是選擇那些對你生活有意義的事情,然后相信自己能夠處理好伴隨而來的壓力。

    調查顯示,最幸福的人并不是沒有壓力的人。

    相反,他們是那些壓力很大,但不消沉的人。這些人認為自己的生活接近完美,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壓力悖論”。

    藝術家、運動員、外科醫生、音樂家、游戲玩家,當他們專注于藝術或技能中時,這些領域高手都表現出明顯的“挑戰反應”跡象。

     

    該反應使他們獲取到更多的腦力和身體資源,讓他們處于一種很享受、完全沉浸其中的心流狀態。我們才會看到他們自信滿滿、無比專注的巔峰表現。

    這些所謂的“高手”是因為自己能力高強就沒有壓力了嗎?才怪,他們的壓力也大了去了。

    但他們都知道一點:你認為壓力好,壓力就幫助你;你認為壓力壞,壓力就折磨你。

            河南領先心理咨詢尊重原創,旨在分享,文章屬于原作者,根據網絡資料整理如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上一篇:心理健康指南:人最好的生活,是以自己喜歡的?? 下一篇:2句話,緩解焦慮情緒
    分享到: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yourcandyshop.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国产网站_鲁大师好看视频在线观看_天天日天天操心_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_99久久免费精品色_电影AV是免费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