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真的了解你的情緒嗎
更新于 2025-08-02 ? | 瀏覽次數 0
你真的了解你的情緒嗎?
“我總是愛發脾氣,明明在上次我就下決心改掉愛發脾氣的毛病,可是我總是做不到,導致自己總是做出自己后悔的決定,我該怎么辦?” “怎樣去管理情緒?我是一個被人家說了幾句就會一整天的不開心?!?/span> “最近時常感覺不到自己的情緒,感覺自己像個死人一樣。明明心里沒有任何悲傷,但莫名的就哭了。有時候明明應該很開心,但是卻沒有任何開心的情緒?!?/span> “每次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有人說要學會控制情緒,可從來沒有人告訴我怎樣做?!?/span> 情緒壓抑得越久,破壞力就越大,并帶來一系列的影響,如同蝴蝶效應一般。是時候該關注自己的情緒問題了。 #01 什么是情緒 從心理學角度講,情緒 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以及相應的行為反應,一般認為,情緒是以個體愿望和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 從認知神經科學的角度講,伴隨著情緒我們有著不同的生理反應,并涉及廣泛的神經結構。 中樞神經系統的腦干、丘腦、杏仁核、下丘腦、前額皮層,及外周神經系統和內、外分泌腺等。不同情緒的生理反應模式是不一樣的,如滿意、愉快時心跳節律正常;恐懼或暴怒時,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呼吸頻率增加,甚至出現間歇或停頓;痛苦時血管容積縮小等。 從哲學角度講, 我們的情緒生活與我們的理性生活事實上并不是分開的;它們是同一回事。我們的情緒揭示了我們無意識的理性生活。我們會對那些我們甚至一無所知的想法產生情緒上的反應;通過這種方式,這些無意識的想法被揭示了出來——《覺醒之后》 從我們的體驗來講,情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切身感受,時刻存在。 #02 情緒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正面影響: 能夠提高人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效率;可以增強人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可以充實人的體力和精力。 負面影響: 導致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問題如失眠、焦慮癥、強迫癥、 抑郁癥等。 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出現頭痛、 高血壓、心律失常等。 導致工作學習效率下降、人際交往問題、家庭關系不和諧等 。 #03 情緒管理步驟 下面為大家介紹,最簡單、易行的情緒管理步驟 ·首先,面對情緒: 第一步-識別情緒-我現在感覺到的是一種什么情緒?高興、生氣、悲傷?你這么稱呼這種感覺? 第二步-這樣的情緒傳遞給我什么信息?可能是想打人、罵人、沖動下想要做什么事? 第三步-認識情緒-將情緒與自己成功分離。從上面兩點得出結論,告訴自己:我這是一種叫…的情緒,它讓我感覺…(想干什么) 第四步-認清情緒背后的觀點與期待。也就是自己的立場是什么,然后希望通過發泄情緒而達到什么樣的結果。 將上述幾個問題在頭腦中理清,提交自己的答案,必要的時候寫下來,會更有幫助。 通過心理學的情緒管理,合理處理自己的情緒,通過改變自己,來改變周圍的人和環境,可以讓我們的人生更有質量。上面我們講了首先要面對情緒。 ·其次,處理情緒,為事情加入理性思考: 第一步-評估情緒背后的觀點是否正確。比如與他人發生爭執,那么證實你所堅持的立場是正確的。如果是錯誤的,在處理情緒時,通過這一步時,經過求證,就可以認清自己的觀點不正確,從而不再堅持,避免不必要的沖突。 第二步-評估情緒背后的期待是否務實。也就是自己的期待成真的可能性有多大?能否持續?比如與同事持相反意見,一種情形是,如果對方是個非常固執的人,與他繼續爭論也并不能改變對方的觀點,反而因為一個小事件的相反意見,導致同事間關系惡化,得不償失。第二種情形,對方并不是個固執的人,可能會聽從他人的解釋,那么,可以通過其他人從中調解,可以讓對方認清事實,化解矛盾。 ·最后,放下情緒。 通過上述梳理找出問題所在,針對問題解決問題。經過幾次的練習,你終將有所收獲。 以上就是簡單整理的情緒管理步驟。沒有固定的答案,怎樣解決,要遵從自己的理性選擇。當然,我們生活中的問題可能要復雜很多,但都是可以借鑒的。 所以朋友們,可以嘗試通過情緒管理步驟,下次有負面情緒的時候,不要急于發泄,首先將情緒分解、梳理,最終理性、積極地將問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