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ue4o"><object id="oue4o"></object></li>
  • <noscript id="oue4o"></noscript>
  • <dd id="oue4o"></dd>
  • <dd id="oue4o"><sup id="oue4o"></sup></dd>
    鄭州領先心理咨詢
    預約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我的位置: 首頁 > 心理障礙 > 強迫 >
    強迫

    武志紅:命運=心理的強迫性重復

    更新于 2014-07-10 ? | 瀏覽次數 0

    武志紅:命運=心理的強迫性重復
     
    學會幸福就重復幸福;
    學會不幸就重復不幸;
    學會信任就重復信任;
    學會敵意就重復敵意;
    命運=心理的強迫性重復
     
    不要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這句話,是我們最常聽到的警言之一。但之所以最常聽到,正是因為,這是最難做到的。其實,我們大多數人的人生,就是不斷地重復同樣的事情。如果你得到了幸福,你就重復幸福。如果你學會了信任,你就重復信任。相反,如果你得到了痛苦,你就復制痛苦。如果你學會了敵意,你就重復敵意。很多心理學家認為,這種強迫性重復,就是所謂的命運。
    而不幸的人,大多數時候就是不斷地在重復同樣的錯誤,不斷地在同一個地方跌倒,但這個地方其實沒有罪,讓我們跌倒的,是我們自己。
        譬如,旁觀別人時,你可能很容易就發現,嘿,那個家伙,在一個蘿卜坑里摔了一跤后,哭了一會兒走開了,但一會兒又回過頭來,走到那個蘿卜坑里,又摔了一跤,接著又哇哇大哭,抱怨命運的不公平。
    這真荒謬!這個家伙真是令人納悶!你可能會這樣感嘆。
    但是,如果認真地審視你自己,你會不情愿地發現,你自己一樣也至少有一兩個坑,你不斷地在那里摔跤。
    小知識:強迫性重復
    一百多年前,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在對他的孩子的觀察中發現,孩子在經歷了一件痛苦或者快樂的事件之后,會在以后不自覺地反復制造同樣的機會,以便體驗同樣的情感。
          這位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強迫性重復。
          在人際關系中,強迫性重復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小時候形成的關系模式的不斷復制。
          譬如,小時候的關系模式是信任,那么一個人就會不斷復制信任,他不僅能贏得一般人的信任,還能贏得那些很難相處的人的信任。按照曾奇峰的觀點,是他教會了那些難相處的人信任他。
          相反,如果小時候的關系模式是敵意,那么一個人就會不斷復制敵意,他不僅對那些與他有沖突的人充滿敵意,他對那些本來對他很好的人也充滿敵意,最后這些人也真的從對他友善轉向了敵意。這一樣可以說,是他教會了那些本來對他友善的人轉而提防他。
          當然,這一切都是相對的,因為他在教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會教他。
          不過,這種“教”,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更正起來尤其困難,這讓我們忍不住悲嘆命運。
    戀愛:兩人強迫性重復的雙重奏
          一名才女,在一般的場合中,她可以不說錯一句話,不做錯一件事,她總能挑選在最恰當的時候說最恰當的話,并贏得人們的矚目與尊重。
          然而,每隔一段時間,她就會制造一個大麻煩,然后花上巨大的力氣去化解這個麻煩。這些麻煩都與男人有關。她有過一次婚姻,當時她只花了一個星期就與一個男人完成了從相識、相愛到結婚這整個過程。
          這是個大麻煩,后來她花了三年的時間去解除這個婚姻。
          她還曾經談過一次沒有希望的戀愛,并為這次戀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譬如放棄輕而易舉的出國機會。但在其他人眼里,這場戀愛一開始就可以看出沒有希望。
          但她就是要不斷這樣做:找到一個不適合的男人,然后彼此相愛并相互折磨數年,最后分手。
          這是典型的強迫性重復,她有非凡的才華,而且很有魅力,應該可以輕松地贏得幸福生活,但她就是做不到,一次又一次地跌倒在自己制造的大坑里。
          一個叫Lisa的女孩給我來信,很可憐地描繪說,男友阿強整天虐待她,一次又一次讓她想到死。我回信說,我愿意為她提供心理輔助,并盡可能為她尋求其他社會方面的支持。
          但她第二封信卻問我:“請問怎么可以改變他。”正是這個愿望毀了她,讓她卷入了被虐待的漩渦。
          阿強的童年非常悲慘,很小的時候父親去世,他跟著再嫁的母親,而幾個兄弟姐妹被送給其他親戚。在繼父家,他也飽受守欺凌。于是,他一直在強身健體以保護自己,并學會了很殘忍地打架,他甚至會用虐待的方式表達愛。小時候,為了留一個親戚過夜,他上去狠狠地咬了親人一口。長大后,他又遭遇了一系列苦難,談了幾年的女友又遭遇意外死亡……
          在這種時候,Lisa認識了阿強,并被他的不幸遭遇深深打動,接著愛上了他并與他同居。然而,她無法忍受阿強的暴力,于是想到分手,但還沒提出分手就被阿強猜出來,從此開始對她進行更殘酷的虐待。
          這是兩個人強迫性重復的雙重奏。
          阿強的童年太苦,讓他不僅早早學會了用暴力保護自己,還學會了用暴力表達愛。在后來的人生中,他一再重復這樣的事情,當Lisa有分手的意思時,他沒有學會尊重別人的意愿,或者把自己變得溫柔一些,而是繼續用暴力去保護他那顆受傷的心。但是,如果他不折磨Lisa,Lisa又怎么會想到離開他呢?可以說,Lisa對他的疏遠,也是被阿強自己教會的。
          Lisa沒講她自己的童年經歷,但我懷疑,她的童年經歷只怕也比較慘,很可能她的父親也有強烈的暴力傾向。童年的時候,我們都是強烈自戀的,我們會想,如果父親不愛我們,我可以做一些事情改變他,讓他來愛自己。但是,這個愿望注定會失敗,因為那些有暴力傾向的父親,很少會因為女兒做了什么或者不做什么而改變自己,他會一如既往地重復他的暴力。
          這個時候,這個小女孩的“改變”愿望就會被壓抑下去,等她長大后,重新遇到了一個同樣有暴力傾向的男人,這個“改變”愿望就會迅速被激發出來,她會“愛”上這個可以親近的男人。但內心深處,她其實是想通過改變這個習慣了暴力的男人,并以此證明,她童年時的那種自戀,是正確的。
    這種愿望,即便到了成年,也仍然注定會受挫,因為那些有嚴重暴力傾向的男人,如果不是他們自己渴望改變,那么他們不會為任何女人而改變自己,那些選擇他們的女人,注定會受傷,不僅在身體上,也在精神上。
    改造愿望讓她們選擇暴力男人
          我們不難見到這樣一些新聞:一個女明星離開了一個整天暴打她的情侶,但接下來又找了一個喜歡暴力的男人。她們內心中的邏輯,和Lisa是一樣的。
          重慶一家媒體報道說,一個20歲的女孩嫁給了一個28歲的服刑犯,這個男人犯的是敲詐勒索罪,并且結過一次婚。在結婚前,她每周給男友寫三封信督促他接受改造,并在書信來往中愛上了他,最后追著要嫁給他。
          雖然沒有足夠的細節,但我可以推斷,這個女孩,只怕心中也藏著“改造不良男人”的愿望。這個愿望,讓她對不需要改造的、普通的、善良的好男人沒有興趣,只有這種問題男人才會滿足她的這種強迫性重復的需要。
          不過,敲詐勒索與暴力傾向不同。如果只是為了經濟原因,而不是因為喜好攻擊別人才進行敲詐勒索,那么,這個28歲的服刑犯,被改造成功的可能性,要遠遠大于前面提到的阿強。
          如果真是那樣,我祝福這個女孩,希望她能通過這次“改造不良男人”的成功經驗,改變她的“命運”。
          男人和女人建立親密關系,習慣了幸福的人,會在這個關系中制造愛,而習慣了不幸的人,會在這個關系中制造恨。
          在電視臺工作的阿鐘,才華橫溢,又儀表堂堂,女友換了一個又一個,但他明確表示,女人根本就不可靠,好吃懶做,無情無義,只想靠男人養。
          他找的這些女友,多數的確符合他的描述。但天下那么多好女孩,他為什么就不選呢?
          其實,他就是為了驗證他的斷言“女人不好”,所以才找那樣的女友的。
          他這樣做,也是為了進行強迫性重復。他幼年喪父,媽媽后來不斷換情人而對他不聞不問,他心里埋下了對媽媽強烈的恨。當媽媽在他18歲時遭遇車禍死亡后,他就開始了花花公子生涯,但他之所以找那樣的女孩,只不過是為了繼續表達他對媽媽的恨。
          媽媽不可靠,所以他要一再找不可靠的女人,以證實他對媽媽的攻擊的確是成立的。
    他遇到過好女孩,也深深地愛過她。但是,他太挑剔了,一發現女孩的任何缺點,都會給予毫不留情的攻擊。最后,這個女孩離開了他,這讓他很絕望,讓他悲嘆:“原來這么好的女孩也一樣靠不??!”
          但這種“靠不住”的結局,正是他自己制造的。他沒有學會掌握幸福,他只學會了重復災難。
     原因:我們懼怕喪失預見力
          強迫性重復無處不在,就好像是,我們只習慣擁有過的生活,如果現在的生活變得與過去不一樣了,我們就得做點什么事情,把現在弄得和過去一個樣。
          聰明、漂亮的波西在一家大型公司上班。一開始,同事和上司都喜歡她,這讓她很是欣喜,因為她認為,她最大的難題就是不知道怎么和別人打交道。其實,她之所以逃離上一家公司來到現在的新公司,就是因為她覺得她和前面公司的同事和上司關系都搞砸了,她被嚴重孤立。
          但是,在新公司剛呆了一個星期后,波西一天晚上突然覺得情緒非常地低落,她反省這一星期的生活,覺得她有很多地方都做錯了,認為自己肯定是得罪了頂頭上司還有身邊的幾個同事。
          到了第二個星期的星期一,她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公司,發現大家的確對她有點不理不睬(實際是大家太忙)。于是,她悲嘆:“看來這是真的,我又把關系給搞砸了。”
         這一天里,她做錯了好幾件事,譬如刪錯了電腦里的文件,碰翻了一個同事桌子上的水,和上司打招呼時也忽然間想不起上司的名字了。
          結果,等她下班的時候,更加認為自己和同事的關系不可救藥了。
          波西這種情形,也是典型的強迫型重復。和多數習慣了不幸的人一樣,當事情真正有些好轉時,她會覺得不安,會覺得好像有什么事情不對勁了。
          這種不安,是她的控制感在作祟。長期生活在不幸的環境中,我們會發展出特殊的預見能力來,也就是說,我們能夠預見,自己會在什么時候遭受其他人的欺負和折磨,這種預見能力會適當地保護我們免于遭受更可怕的折磨。
          但是,等到了新環境中,我們的預見能力就喪失了,我們會覺得一切好像亂糟糟的,“怎么別人對待我的方式,和我想象得不一樣呢?”
          這個時候,我們就會在無意識的指引下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從而把事情搞砸,讓本來對自己友善的人添一點敵意,讓本來對自己關心的人多一點不耐煩。等他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們雖然覺得很是悲傷“為什么他們終于還是對我不好了?”但另一方面,我們內心深處會安靜下來,知道一切又在自己的預見中。
    無論好的強迫性重復還是糟糕的強迫性重復,改變起來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你會看到,一些堅信會贏得別人愛與支持的人,哪怕被拒絕100次,仍然會若無其事地與你交往。相反,另外一個人,你對他好了99次,但只有一次有一個疏忽,對他不夠好,就被他抓住,并當作你不愛他、不支持他的證據了。
          要建立好的強迫性重復,最好的辦法就是父母在孩子童年時給他愛與支持,同時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同時又給予他足夠的信任。那么,孩子就會學到愛、信任、獨立與自強,并把這些好的東西不斷地在他的人生中進行一遍又一遍的重復。
    說明
            1.一個人的現實人際關系,是他的內在的客體關系向外投射的結果。
          2.我們對一個人的態度、看法、情感和行為,部分是被這個人“教會”的。
          3.每個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都發展出了一整套保護自己的措施。這些措施可以是成熟的、強大的,也可以說是不成熟的、脆弱的。
          這是武漢中德醫院的創始人、國內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曾奇峰總結出的三句話。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創辦的心理治療學派,對一般人來講,既博大精深又晦澀難懂,但曾奇峰認為,整個的精神分析學說可以概括為這三句話。
     


    上一篇:強迫癥治療的50條經驗總結?? 下一篇:把硬幣翻過來看 --- 李子勛
    分享到:
    版權所有: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英協路交叉口東南角盛潤國際廣場東座2002室
    電話:0371-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 網址:http://www.yourcandyshop.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502002847號

    豫ICP備16018227號-1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国产网站_鲁大师好看视频在线观看_天天日天天操心_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_99久久免费精品色_电影AV是免费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