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保護
更新于 2020-06-16 ? | 瀏覽次數 0
單親家庭,又稱單親,這一由來已久的社會問題早已成為普遍現象,一般人直覺認為是離異家庭。但隨著家庭、社會結構的多元,家庭可能因為各種因素而造成單親,如離婚、配偶死亡等等。
父母離異,往往讓孩子感到孤立無助,對家庭失去信任,極易誤入歧途。由于父母分離,多數孩子會有被拋棄感,感覺自己與眾不同,低人一等,從而產生自卑心理,無法對他人敞開心扉,顯得孤僻不合群,易與他人產生矛盾。此外,父母任何一方不在身邊,無疑會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缺失,讓孩子缺乏安全感,甚至出現逆反、自閉、憂郁等癥狀。在單親孩子培養的過程中,加入以下5方面考慮,更有利于孩子健康全面的發展:
1、孩子無論隨父隨母,在和孩子相處的日子里,都要為孩子撐起一片天,讓生活無限接近從前,將傷害降到最低。孩子需要的是愛不是恨。不要將自己婚姻的痛和對對方的恨強加在孩子身上,血脈之親,割舍不易。過多消極的抱怨,只會徒增孩子的心理負擔。要給孩子傳遞正能量,淡化消極因素。
2、在家庭成員中樹立一個替代性榜樣。孩子和父母一方生活,客觀上缺少另一方的愛,可以在生活中尋找替代性榜樣,有利于孩子更好的成長。孩子和母親一起生活時,可以讓孩子的舅舅、姨夫等成為孩子的男性榜樣;孩子和父親一起生活,可以讓姑姑、奶奶等成為替代,給予母性的關懷。
3、建立暢通的交流渠道。鼓勵孩子說出心中的想法與感受,傾聽孩子的訴說,給予恰當的引導,增強孩子的信任,打開孩子的心扉。當孩子與另一方發生糾紛時,先聽孩子怎么說,承認孩子的感受,教會孩子如何和另一方正確溝通,如何處理這樣的糾紛和矛盾。
4、讓孩子共同承擔家庭責任。由于父母的分離,孩子對家的意識削弱,甚至感覺家已不復存在,于此,和孩子生活的一方需要強化孩子家的意識,把孩子彷徨的心重新引向新的家庭??梢宰尯⒆訛檫@個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家務勞動等,培養孩子對家的歸屬感和責任感。
5、父母雖然分離,但孩子是他們中間剪不斷聯系,離異父母即使對對方有再多不滿,但為了孩子,讓父母的愛不缺失。對孩子解釋離婚這件事時,父母需要統一口徑,否則,父母不同解釋容易造成孩子的困惑迷茫,而這種彷徨感,深藏內心,無處傾訴,極易導致某些心理疾病的發生。此外,兩個家庭還要對其他家庭成員進行思想疏通,避免在孩子面前指責孩子父母的不是,給孩子造成傷害。
河南領先親子專家溫馨提醒:不要無原則地遷就、溺愛孩子;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簡單粗暴不可??;孩子不是唯一的支柱,讓孩子參與社會活動;注意性別角色教育;告別單親的愛,撐起孩子心中完整的家。
由河南領先心理咨詢整理,部分文字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系刪除